|
阜阳火车站民警杨容,帮助前往上海与父母团聚的留守儿童上车。戴文学 摄
合肥市望湖社区形成治安联动防控网,各单位相互联动、资源共享,保障社区安全。 记者 吴文兵 摄
平安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防控体系更完善,司法执法更阳光,法律服务更贴心……实践证明,"平安安徽"建设顺民心、得民意,已经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和品牌。栉风沐雨,铿锵前行。打造"平安安徽"的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我省朝着全国最和谐稳定的省份之一目标迈进,加快了"美好安徽"建设的步伐。
治安防控
撑起平安蓝天
□基层亮点
清晨,马鞍山市公安局沙塘派出所社区民警安景林刚进办公室,就有社区居民打来求助电话。安景林匆匆赶往社区进行处理。
7年来,安景林每天都是在这样的忙碌中度过,成为这个老旧小区居民眼中可爱的人民警察。
与安景林一样,全省每天有5800余名社区(驻村)民警奔走在寻常巷陌、普通人家,努力打造平安社区。街面"视频巡逻"+"实兵巡逻"的立体化巡逻防控机制,在阜阳市发挥着独特作用。 4月22日11时,界首市颍南客运站门前发生一起飞车抢夺案,两名骑摩托车的男子得手后驾车离去。被劫女子迅速报警。 11时03分,界首市公安局迅速启动预案,指挥各路巡控民警追击。 11时05分,指挥中心大屏幕上,警方捕捉到犯罪嫌疑人逃跑的影像。 11时18分,犯罪嫌疑人束手就擒。推行有偿治安防范模式的淮北市石台镇农村专职打更巡逻队伍;以派出所为龙头,镇、村专职巡逻队为骨干,开展夜间巡逻巡查的临泉县杨桥镇乡村专职巡逻队……这些形式多样的群防群治活动,最大限度震慑了犯罪,消除了治安隐患。
-闪光印迹
密织治安防控网络,做大做强基层一线,重拳整治治安乱点。十年来,我省各地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注重警务资源的有效整合、科技手段的统筹运用,创新机制,合成作战,全省社会治安防控能力进一步提升。街面网格化巡逻防控、社区治安防控、单位内部防控、农村社会治安防控、技术防控……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的社会动态防控网络逐渐形成。全省由市、县、乡三级政府出资保障的专职治安辅助力量达8万人,建成各类监控点5万余个,有效覆盖了治安复杂场所、重点要害部位、城市出入口及社会公共场所,在19个县区38个乡镇开展农村技防试点,城乡治安防控水平进一步提高。
法律援助
维护公平正义
□基层亮点
蚌埠市固镇县居民王某在当地一家家具厂打工,其妻子带着孩子来厂帮忙时,孩子被厂里的车厢板砸伤。家庭贫困的王某无力支付高额医药费,来到县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中心对于他提出的申请快速审查、审批,及时指派援助律师办理。近日,王某终于得到3万多元的赔偿。
记者10月25日在蚌埠市法律中心采访时了解到,这起法援案件只是该市开展法律援助为民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
在该市龙子湖区法律援助中心,记者感受了法律援助"柜台式"服务。在服务大厅柜台,正在值班的法律援助志愿者黄群介绍说,来办理援助事项的群众提出申请后,经过网上流转程序,申请很快能够得到审批。 "我们在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及乡镇、社区工作站开展了信息化应用全案、全员、全流程行动",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常弘表示,通过建立低保人群、优抚对象、残疾人的困难群众信息库,统一法律援助业务流程、窗口服务和质量监控规范运行标准,全面实行信息化管理,有效提升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闪光印迹
拓展援助范围,强化窗口建设,落实便民措施,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活动载体。经过10年努力,我省法律援助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法律援助机构网络实现全覆盖,法律援助从申请到办结实现了信息化服务全流程,办理案件数量跃居全国前列。 10年来,全省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5.8万余件,共接待各类法律咨询99万余人次,近五年办理案件年均增速30%以上。去年,全省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首次跃居全国第七,比上年增长68%,案件增幅位居全国第二。今年以来,全省已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34369件,同比增长47%,办案数量再创历史新高。
阳光关爱
情暖特殊家庭
□基层亮点
"今年我和爸爸一起过的中秋节,还有这么多帮助我们的叔叔阿姨,我们一家人打心眼里感谢你们。 "肥西县花岗镇的李晨(化名)说。
9月26日,3年没有见到父亲的李晨终于在淝河监狱与父亲团聚,提前度过一个难忘的中秋节。中秋国庆双节前夕,省青联各界别集中开展迎中秋庆国庆"阳光关爱"系列活动,团省委、省司法厅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开展了现场捐助、走访慰问等活动。120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获得1000元助学金以及难得的与父母共度佳节机会。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是一个特殊群体,受救助的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多数生活困难,缺乏亲情陪护,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迫切需要社会的关爱。淮南市田家庵的服刑人员姚某女儿考上大学,在其妻子为女儿学费发愁时,得到3000元"阳光救助"助学金。他的女儿专程赶到监狱,含泪送上一面"无私援助,情深似海"锦旗。
-闪光印迹
我省从2007年5月设立"中环竹云助学基金"暨阳光救助助学基金,正式开展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工作。今年初,团省委、省司法厅等单位共同成立"阳光关爱"专项基金,截至目前,募集资金220多万元。省青联各界别先后走进蜀山监狱、白湖监狱、蚌埠监狱、九成监狱、潜川监狱,开展爱心帮教、扶贫助学、亲情团聚等活动,直接受益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达1200多人。 "阳光关爱"申报过程中,监狱将在狱中改造积极者优先申报,激发了服刑人员积极改造、争取早日走出高墙的决心。
人民调解
力解矛盾纠纷
□基层亮点
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宽敞明亮,一条方桌置于中央,调解员、记录员、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席卡依次摆放,墙上挂着象征"握手言和"寓意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徽章,"公开公平、依法调解"的红色标语分外醒目。
这是记者10月24日在六安市金安区司法局中市司法所看到的场景。现在,六安市各地都有专门的调解场所和调解人员。记者留意到北面墙上挂满了群众送来的锦旗,其中一面锦旗上"一心为民,任劳任怨"的字样引人注目。中市司法所所长姜涛介绍说,这是辖区一家快餐店的23名农民工前不久送来的。原来,这家快餐店的两名合伙人因经营纠纷,开业一个多月就关张了,并且以账目不清为由拒绝支付员工工资和押金。姜涛带领两名工作人员展开调解,清算了员工工资,当事双方均表示满意。
-闪光印迹
十年来,我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成立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2万多个,有人民调解员12.6万多人。2006年以来,全省共调解各类纠纷161.72万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6.4%。不断拓展和延伸人民调解工作领域,积极推进医患纠纷、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全省共建立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965个,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人民调解组织152个、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217个、劳动争议人民调解组织285个。今年1月至8月,全省行业性专业性纠纷调解组织6384名调解员,共调解各类纠纷3万多件,化解特定行业和重点领域社会矛盾纠纷成效显著。
社区矫正
点亮回归之路
□基层亮点
10月22日晚7点多,合肥市望江宾馆综合楼6楼的一间教室里,王梅认真地听老师讲解网站图片制作。这间教室是合肥市南七街道社区矫正教育基地教室,王梅是一名社区矫正对象。
2011年,王梅和朋友合伙购买一台POS机,朋友用POS机刷卡套现,王梅也从中获利。犯罪行为很快被查处,王梅是从犯,且主动交代犯罪事实,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期执行,接受社区矫正。刚回到社区接受矫正时,王梅丧失了生活信心。南七街道司法所针对王梅制订了一套矫正方案,对王梅进行一对一帮教。慢慢地,王梅卸下了思想包袱,还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在南七街道司法所的帮助下,今年4月,王梅的美容店顺利开张。她激动地说:"社区矫正给了我更高的人生新起点。 "
-闪光印迹
我省自2007年8月全面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各级社区矫正机构积极发挥教育矫正的攻心治本作用,按照社区矫正对象的不同特点,安排相应社区服务和公益劳动,帮助矫正对象增强社会责任感,修复社会关系,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对有需要的矫正对象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危机干预,帮助他们康复心理,健全人格,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社区矫正机构还积极落实帮扶解困措施,开展社区矫正对象免费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全省共组织集中教育17.4万人次,个别谈话教育34.3万人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3.9万人次。全省建立就业基地389个、教育培训基地489个、社区服务基地1148个。
这几年,我们社区坚持排查矛盾纠纷,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同时发挥社区警务室的中坚作用,加强社区巡逻防控。社区治安环境越来越好。小环境都好了,大环境也就和谐了。
——池州市贵池区秋浦街道湖心社区居民孙华荣
我是一名乡镇派出所民警,一直关注农村治安情况。近年来,我省公安部门不断出重拳严厉打击农村违法犯罪活动,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得到极大改观,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安全感普遍增强,农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网友"数九腊梅"
"阳光关爱"把"阳光"洒到高墙内,不仅温暖了墙内的人,也温暖了高墙外的亲人。爸爸因一时冲动犯下大错,我们一家人从此都生活在阴影中。阳光关爱为爸爸好好改造提供动力,也让全家人看到希望,渴望早日团圆。
——淮北市濉溪县五沟镇白寺村丁丽丽(化名)
当前社会矛盾纷繁复杂,如不及时化解,可能激化升级。通过构建大调解体系,加强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密织调解网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活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能够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六安市司法局杨本茂
"足不出户、点点鼠标"便可办理相关业务,"网上公安局"给百姓带来了实惠。
——网友"飞翔鸟真功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