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其生 传其道 ——浅谈单亲学生的心理教育技巧 张 璞 摘 要:单亲家庭学生的人心是含羞草,你欣赏他的时候,其实他是开放的,但你要去碰触他的时候,他是封闭的。班主任应用爱心为孩子导航,用真挚的情感开启学生的心扉;培养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密切联系家长,形成教育合力;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乐观性格,教给孩子一些交往技巧。
关键词: 爱心导航 培养乐观性格 开启心扉 培养自信心
引 言 近几年,我国也在对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
教育部1999年13号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走近新课程,我们学校秉持“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理念,在教育教学中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对老师的要求不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 正 文 根据我校小学生2011年心理健康调查问卷显示:50.1%的家长没有固定工作,直接影响家庭教育质量。13.4%的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40.3%的家长与学生沟通不好。46%的学生依赖性强,心理脆弱。15%的小学生生存在交往障碍大部分学生生活优裕,身体早熟,但心理发展不平衡,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在我带的一个班级65名学生中,留守儿童有34人,其中单亲孩子5人。我针对5名单亲孩子进行了四个学期跟踪研究,体会如下:
单亲家庭学生的人心是含羞草,你欣赏他的时候,其实他是开放的,但你要去碰触他的时候,他是封闭的。教育因爱而生动。对这群敏感的孩子,外界一个友好的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肯定,都可能改变他们对社会的看法。班主任应用爱心为孩子导航。所以我们这些做家长老师的或者教育者,怎么去让人家跟我们说心理话,就是我们跟人家说心理话,把人家当作独立于我们生命之外一个独立的人,我们去尊重他,哪个孩子能经得住我们尊重啊。
一、用真挚的情感开启学生的心扉。对单亲家庭中小学生来说,老师的教诲可以不听,长辈的呵斥可以不从,但朋友之间无拘无束的谈天说地往往不知不觉中能够直达孩子的心灵。我先与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关系,努力“投其所好”,说他想听的,听他想说的,不久,他们就会开始接纳我了,渐渐地把我当成自己的朋友,“自己人”。这样,他们的心灵之门开始向我敞开,心中的真情实感,酸甜苦辣,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向我倾诉。这样我把住了他们的脉搏,不失时机地与他们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对他们进行心灵的塑造。我经常列举身边的、真实的、有说服力的事例教育他们,让他们明白“爱”是相互的,只有善于“爱”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爱”,只有真心“爱”别人,才能得到真正的“爱”。对待父母也一样,父母离异,并不等于不爱你,应该多为父母想想,不要自私。父母之所以建立各自的新家庭,是父母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力,你要过一生,父母也有他们的一生,让学生在心理上建立一种公正的理论基础。
二、培养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针对单亲家庭学生具有自卑的个性特点,作为班主任老师(我校大都是思想品德课教师),我努力扮演好三种角色:“伙伴”(高高兴兴地共处)、“导师”(严肃认真地上课)和“拉拉队”(发现优点、亮点、进步的地方,不断地为他鼓掌、喝彩)。我组织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及主题班会,活动中有意识地给这些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通过活动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增强自己的信心。同时,也使他们在活动中融入集体,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使他们消除成长中的烦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三、密切联系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总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他的性格形成,事业观的形成非常关键,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特别特别大,有些时候他无意识的模仿一些东西,潜移默化的东西特别多,所以家庭教育对孩子非常重要。有好多离异或单亲家庭,孩子显得特别压抑,不善于沟通,要不就走向反面。父母离异了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他总觉得低人一等,没人关爱他,没人关心他,也没人帮助他,所以他就常常产生一种叛逆心理,有些过激行为,家庭教育不利产生的。良好的学校教育,也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但绝不能代替家庭教育,所以,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除在学校应特别重视外,我积极与家长及时联系,共同探讨教育方法。一方面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由于单亲家庭是一种缺乏“父爱”或“母爱”的畸形家庭,在跟家长联系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家长存在的错误理念及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我告诉家长,孩子有问题父母应该先“服药”。应注意父母角色一身担,既要以父亲严明、大度的角色特点出现在孩子面前,还要像母亲一样用精细、体谅的目光审视孩子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心灵健康成长,否则,会使孩子的心灵“营养”失偏。现代社会,随着离婚率的增高,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已成为最应关注的社会问题,但教育其实并非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摆正心态,就能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就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本文获得2014年安徽省基础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