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会心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37|回复: 1

[杂谈] 科幻中的心理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7 06: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许多电影和小说都讲到了心理学。文艺作品都是虚构的,如果那里面出现了心理学题材,你不能把它们当真,但你可以从中看到心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

科幻亦复如此。作为直接以科学为题材的一个文艺门类,谈心理学的科幻作品不在少数。当然,科幻作家不会关注所有的心理学领域,比如感知觉,或者神经介质的成份。作为文艺界人士,他们更关心那些距“人性”较近的素材。

心理学史上流派林立,行为主义无疑最“科幻”,因为它直接把人当机器对待。以行为主义为素材的科幻作品也不少见。甚至,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本人就创作了一部科幻小说《沃尔登第二》,来宣传他的社会思想。可惜未见到任何译本或者内容简单。

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派别,行为科学心理学在二十世纪初,由美国J·B·华生创立。他吸取了早期的进化论、条件反射学说等理论,建立起行为科学的基础理论:摒弃对人类意识的研究,关注于探索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关系。

后来,经斯金纳和中国留美学者郭任远等人的发展,行为科学成熟起来,获得了不菲的学术成果。不过,在人文学者眼里,它的基本观点十分刺眼:所谓爱、尊严、人性、自由意志这些东西,全都是不可检验的幻觉,是刺激-----反应的固定链接。这种抹杀人性的极端态度,使得行为科学很早就越出心理学的象牙塔,受到社会普遍关注。

行为科学最大的成果,是在“刺激------反应”的基本理论上,建立起一整套行为塑造和控制理论。在心理学走向成熟的过程里,行为科学严格的科学倾向曾经是一场革命。但在这个理论的视野中,“人”与马戏团的动物没有多大区别,或者只等于较复杂的机器。这就使它走向了极端。

在二十世纪前半叶的时代背景下,大政府、独裁政治、“社会控制论”远比今天流行。无论行为科学学者本身政治倾向如何,此类学说都给专制政体提供了理论上的帮助。大凡独裁者上台,都承诺要用强力来打造一个纯洁的社会。华生曾有一句狂言:给我一打婴儿,我可以把他们塑造成医生、律师、学者,或者小偷、盗窃犯……此言虽为书生之见,华生也没有本事把它付诸实施。但人们却不难看到一个思想领域中独裁者的影子。

行为科学很早就进入了科幻作家的视野。此类题材中的代表作,当属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 1917-----1993)的小说《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1962)。作家曾经在英军服役时到过马来西亚。这个古怪书名中的“橙”(orange),和马来语中的“人”(orang)读音类似。所以“发条橙”实际上就是“发条人”,指称被象机械那样控制和操纵的人。

小说中的背景是未来英国。由于精英阶层已经移居月球,留下来的大多是下层居民和社会渣滓。主人公亚历克斯带着一群小流氓,在街头无恶不作。吸毒,斗殴,强奸,抢劫。当局抓捕到他以后,把他当作行为科学罪犯改造实验的对象。

故事中的罪犯改造方法完全忠实于行为科学心理学原理:司法人员将亚历克斯绑在特制座椅上,用细棒撑开眼皮,强迫他观看一些暴力、轮奸内容的电影。同时加以电击、催吐剂等“负强化”。长此以往,亚历克斯的神经系统在犯罪行为和极度身体不适之间建立了固定联系,只要产生犯罪意念,就会自发停止行动,仿佛身体里装上了刹车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这套方法实施起来很简单,完全不需要什么高科技,但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从未实行过,因为它违背了许多法律和伦理界限,特别是对自由意志的尊重。

在美国科幻电影《超时空战警》里,行为科学理论的荒诞性有更突出的表现:生活在九十年代的警察斯佩克在一次行动中犯了错误,导致几十名人质死亡,被判冰冻刑。当他在2032年复苏后,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由行为科学学者瑞曼.卡托统治的世界。这里没有暴力,许多年都未出现一起凶杀案。人们个个如同坤士,一句脏话都不讲。不仅如此,未来人类全部衣着得体,干净整洁,不吸烟喝酒,不吃高脂高糖食物。为了避免性病,男女之间只通过“传感器”作爱,身体不接触,再通过试管婴儿技术繁育后代。总之,这是一个“文明”到了极点的社会。而塑造这个社会的,便是一个行为科学家。

但正是在这个“美好社会”里,人的个性极度退化。他们不懂个人选择的价值,对危机没有应对能力。一身白袍,宛如神父的瑞曼·卡托被视为圣人,而他则把整个社会玩弄于股掌之上。为了创造“珍珠般无瑕的社会”,他不惜制造恐怖,让人们交给他更大的权力。在影片中,瑞曼·卡托对金钱、美色等传统欲望毫无兴趣,唯一动机就是把整个社会按照自己的模式进行雕塑。事实上,在瑞曼·卡托这个形象上,浓缩着行为科学理论最根本的荒诞性:如果想把“一打打婴儿们”塑造成“理想状态”,不仅需要行为科学心理学理论,更需要财政、警察、军队、暴力……最终,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独裁者。他有权力调动一切资源,塑造别人的行为,而自己则超越行为主义理论之外,不会被他人的行为反强化。

在《超时空战警》里,行为科学心理学被科幻化了:重刑犯在冰冻时,通过电子手段直接刺激大脑,改造其行为模式。警官斯佩克被塑造出编织技能。而罪犯西蒙·菲尼克斯则被塑造成杀手,用来消灭“完美社会”的反叛者。

当然,影片里还有一些细节体现了真实的行为科学理论。比如在未来的“圣安吉市”里,到处都设置有行为提示器。如果一个人说了脏话,附近的提示器就会听到,进行口头警告,并且给他扣分。这就是行为科学的“负强化”理论。这些无所不在的提示器更容易让人想起一位唠唠叨叨的家长。

不过,在科幻作品中,行为科学也不仅仅作为反面教员而存在。香港科幻片《紫雨风暴》中,行为科学就被香港警方用来改造一个失忆的恐怖分子:心理学家运用优美的画面和声音,一点点唤回恐怖分子被压抑的人性。有趣的是,影片中的心理学家由陈冲扮演。这位长年在好莱坞充当花瓶,甚至在科幻巨片《特警判官》中骚首弄姿的华人演员,在这部电影里出色地演绎了一位心理学家的形象。

除了充当大背景外,行为科学心理学也出现在一些科幻作品的细节里。科幻电影《黑色撞击》(Dark Planet)中,二十七世纪两大集团“艾尔法人”和“瑞贝尔人”进行世界大战。瑞贝尔女军官丽丝被抓获。艾尔法人对她酷刑逼供。实施的并不是皮肉之刑,而是用电子设备直接刺激大脑的情绪中枢,交替产生极度快感和极度痛苦,以使人的意志最终崩溃。这便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

行为科学的立论基础并非对人的研究,而是对白鼠之类实验动物的研究。在一些心理学教材中,斯金纳等人更被归为“动物心理学家”、“比较心理学家”,而不是关于人类心理的权威。所以,该流派和动物行为学也有密切的联系。通过技术手段控制动物,恐怕是自有畜牧业以来人类历史悠久的梦想了。在科幻作品里,这类题材也有不少。

科幻电视剧集《大西洋来的人》当中,野心家舒拨就曾经训养过一只巨型水母。他在水母身上安装电子控制器,直接操纵它的行为。甚至可以令它吃掉海中霸王鲨鱼。舒拨以这只水母为筹码,勒索某国际游泳大赛的组委会。在《007系列电影》中有一集名叫《杀人执照》(A View To A Kill)。邦德的对手是一个叫索林的疯狂大亨。他操纵赌马比赛,方法就是在赛马的腿上安置由芯片控制的微型注射器。可以通过遥控在马身上注射激素,以此手段随时操纵比赛的进程。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两大基础之一(另一个是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如社会化、人际关系、舆论传播传播等等。由于它的研究对象最接近生活,我们随处可以找到符合某个社会心理学原理的现象。可以说,不仅是科幻作品,任何一部文艺作品里,必然会有某些情节涉及到社会心理学。

科幻中也有直接以社会心理学为题材的作品,以“社会化”题材最多。“社会化”是“社会教育过程,通过它,一个人可以学会适应集团(社会),并掌握为集团(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七卷·120页)。当然,正常的社会化过程缺乏戏剧性,不会被科幻作家重视,他们要描写的总是扭曲、怪异的社会化问题。
在科幻文学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猿泰山》讲的便是一个“反社会化”,或者“失社会化”的过程。这部作品创作于二十世纪初,作者是曾经影响了几代美国科幻迷的伯勒斯。《人猿泰山》被改编成许多版本的电影。其中的某个版本解放前曾经在中国大陆上演。直到不久前,迪斯尼的卡通版《人猿泰山》还在中国上演。

《人猿泰山》的构思,显然源于当时已经有过许多实例的“兽孩”现象。不过,现实中抚育兽孩的,多是狼、猪等较低级的动物,而《人猿泰山》的主人公则是被猩猩养大的,这个“养母”的智力水平堪称“一种之下,万种之上”。所以,泰山保留了较多的人类行动能力。而他的出身被设定为英国绅士家庭,更有将文明与野蛮进行对比的趣味。在小说里,泰山充满野性的生活被赋予许多正面色彩,甚至令人神往。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06: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型社会心理学实验,也是某些科幻作品的一个题材。香港作家黄易《星际浪子》的开篇部分便有这么一个实验故事。未来人类掌握了“蜕生术”,一个人年迈之际,可以通过这种基因技术恢复青春,甚至将自己的容貌变得更美丽。许多代以后,宇宙间充满了健康美丽而长寿达几千年的人类。由于不复有死亡恐惧,人类的进取心大大下降。寿命已过万年的女科学家舒玉智对此深有感慨。她在银河边缘寻找了一颗适于人类生存的行星,暗中将大量罪犯、流浪汉等边缘人物送到上面,制造一个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环境。自己则潜在不远处的一颗行星上观察这一切。

日本导演北野武的血腥电影《大逃杀》,其主题也是这种“生存实验”故事:未来的日本经济崩溃,失业率大增,校园里充满暴力,上千教师死于冲突。某个独裁政府上台后,制定了《BP法案》。影片中,几十个豆寇年华的男女学生被送上荒岛,他们必须相互撕杀,以决出最后的幸存者。人在这种极端扭曲的环境下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现象,正是这个故事的最大卖点。

记忆恐怕是心理活动中最能呈现机械性的成份了。甚至在基础心理学中,对记忆规律进行研究的对象也是“无意义词汇”。在生活中,人们也总是把人脑的记忆功能和书本、磁盘这些物件联系在一起。所以,科幻作家们喜欢描写通过机械方法把人的记忆搬来移去,或者干脆抹掉的故事。

这方面的代表作,是美国作家菲利普·迪克(Philip K.Dick)的谐趣小说《全面回忆》。工人道格拉斯·奎尔经常梦想到火星一游,但自己身份低微,无福前往。瑞科公司专门给人们植入虚假记忆,满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达成的愿望。奎尔付费请这家公司为自己输入在火星冒险的记忆,没想到却唤醒了他的真实记忆:他正是一个曾经到过火星的情报员,只是那段记忆被当局抹掉了。在这个故事里,人的记忆可以象一段磁带录音那样,被抹去或者被添上。后来,好莱坞将这个短篇搬上银幕时,添加了许多惊险情节。但其故事核心------记忆的消除和移植——被很好地保留下来,并得以发挥。

推而广之,一个人的个性无非就是一套记忆,只不过内容庞大一些,结构复杂一些而已。如果把一个人的整个记忆完全转移给另一个人,那么,是不是就等于灵魂的转移呢?至少科幻作家认为是这样的。在科幻电影《雷霆穿梭人》(Freejack),企业家麦克·坎德拉斯遭遇车祸,临死之前将意识输入电脑,他的手下绑架了赛车手福朗,准备把麦克的意识移植到福朗身上,得到复活。之所以选中福朗,是因为福朗以前的女友朱丽叶现在是公司副总。麦克暗恋朱丽叶,遂认为自己只有借用他的身体,才能令朱丽叶彻底爱上自己。当然,最终他的阴谋没有得惩。在这个过程中,麦克的全部记忆,也就是他的“灵魂”被保存在体外电脑里达三天之久,并且仍然具有活动能力。

在短篇科幻《阿尔泰9星绑架案》中,作者弗雷德里克·波尔(Federik Pohl)更令这种“灵魂转移”术成为未来社会中的普通技术:阿尔泰9星殖民地建立在矿业基础上。矿业衰弱后,人们只能指望旅游业。其中一个旅游项目就是出租身体:当地人把自己的全部记忆用编码的形式贮存在机器里,旅游者再把自己的记忆输入那个身体。由于不是自己的身体,旅游者可以毫不珍惜,驾驭它进行各种冒险。出租期一到,原主人的“精神”被输回身体,经常会发现身上遍布创伤。

人和动物之间有诸多不同,最直观的区别恐怕要算智力了。科学本身更是智力的直接产物。在日常生活里,科学工作者常常有推崇智力的倾向。所以,智力成为科幻作家热爱的题材,也便顺理成章。当然,他们要描写的不是普通的智力问题,而是智力改变对一个人的影响。

《献给阿杰尔农的花》(Flowers for Algernon)是经典智力题材科幻小说,发表于一九六六年,作者是美国的凯斯(Daniel Keyes)。阿杰尔农是一只被科学家用来作“智力增强术实验”的白鼠。通过脑部手术,它的智力提高了几倍。后来,科学家又找到弱智人查理·戈登作人体实验。戈登天生弱智,在生活中倍受欺负,但他根本不能理解自己的处境。通过手术,戈登的智力大大提高,原本眼中单纯的世界变得真实起来,也复杂起来。周围的人开始害怕他,疏远他。后来,戈登的智力竟然超过了对他进行实验的科学家,他自己开始对智力提升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结果他发现,这种手术有极大缺点,并且不可弥补。自己的智力将来仍然要恢复原状,从天才坠落为白痴。戈登慢慢变得笨拙起来。最后,在被愚昧的黑暗吞蚀前,戈登将一束花献给已经死去的阿杰尔农。作者别具匠心,用第一人称来描写一个人从弱智到超常,再返回愚昧的过程。情节和语言感人至深,令人久久难亡。

这部短篇后来被搬上银幕,电影名为《畸人查理》。1968年,这部电影的男主角克利夫.罗伯逊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好莱坞出现了许多大成本,高科技的科幻片,但却再无一位科幻片获得男、女主角奖这样象征着艺术水准的奖,而只是被授予“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剪辑”等技术类奖项。这说明艺术家最关注的还是人性本身。

《失去它的日子》由中国作家王晋康创作,与上篇相映成趣。故事是通过一位普通老人的日记讲述的。他的大儿子逸壮天生弱智,二儿子逸飞则聪颖过人,年纪轻轻就成为极有成就的物理学家。某天,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震撼,但却没有任何仪器显示这种震动。以后,每隔22小时55分,这种震撼就会周期性地降临。连续震撼使正常人的智力逐渐下降,而弱智人则不受影响,慢慢地,人类逐渐忘记了科学技术成果,社会组织趋于解体。逸飞推断出事件的真相,但无力回天,只好在城市供应系统崩溃后,带家人逃进一个山中熔洞避难,后来,所有的震波都已掠过太阳系,人类的智力又逐渐恢复。但他们要从一片废墟中重新开始文明进程。

有的心理学理论将人的心理过程划分为认知、情绪和意志三部分。有的划分为认知和意动两部分。不管怎么划分,都体现了人的知识部分、理性部分与情绪部分、感性部分的对立统一。自古以来,如何对待自己内心中这两部分的关系,便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不久前上演的科幻电影《撕裂的末日》(Equilibrium)描述了一个全体人类都被施以“情绪控制”的世界。经历多年残酷战争以后,某些政治家认为,必须消除人性中的攻击性才能保持永久和平,方法就是定期注射药物,使人心如止水,甚至个个面无表情。任何可以激发人类情绪的物品,包括艺术品都在禁止之列。任何人想要摆脱这种控制,都被视为对他人的威胁而处以极刑。

其实,《撕裂的末日》体现了人们的一个常见误解,那就是把情绪和理智对立起来,认为理智可以产生有价值的客观效果,而情绪只起到干扰作用。影片中的未来人类虽然面无表情,生活单调,不过却有着远超过今天的高科技。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是不可能的。无论是研究科学,还是运用科学,总要有足够的意愿才行。比如,今天许多中国人搞高科技,就是为了让公司到纳斯达克上市。任何意愿都有情绪的成份。完全克制住情绪波动,彻底平静下来的人,等于进入了“涅磐”境界,实际上什么事也做不了。

《撕裂的末日》并非这一题材的开端。早在几十年前,波兰科幻大师列姆就在《星空归来》中,描写了一个过度和平的世界。宇航员夏尔乘坐亚光速飞船回到地球,地球上已经度过了127年。人类都接受酶酐植入手术,消除心理中的攻击性。结果,人们相安无事,没有竞争,社会也不再进步。夏尔和他的同事冒着生命代价进行的外星探险成果变得毫无意义。

现实生活中,吸食麻醉品就是对情绪的直接作用,只不过它不可控制。在《机器人梦到电子羊》中,有吸毒经历的作者菲利普·迪克描写了未来人类使用情绪控制设备,直接刺激情绪。这种设备叫“移情盒”。人们可以随意调节它,刺激自己产生各种情绪。这部小说后来被改编为巨片《银翼杀手》。

十九世纪末,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震动了整个西方世界。他告诉人们,在每一位绅士和淑女的内心深处都埋藏着阴暗邪恶的念头,它们蠢蠢欲动,时时想控制人的理性。而在精神分析诞生之前,一篇科幻小说已经表达了类似思想,那就是罗伯特·斯蒂文森Robert Stevenson(1850、11、13-----1894、12、03)创作的《化身博士》。

小说主人公医学博士吉基尔是一位公认的绅士。律师厄特生受理他的遗嘱:博士决定在自己死后,把全部财产留给一个叫“海德”的人。而这个海德为人邪恶,充满暴力倾向,并且就住在吉基尔的宅子里。厄特生认为这里面肯定有某种犯罪阴谋,便进行深入调查。最终发现吉基尔博士和海德竟然是同一个人。原来,他研制出一种药物,可以把人性中善与恶的两面分开,在不同时间里表现出来,形成双重人格。吉基尔博士在自己身上进行药物实验,但积重难返,不得不靠服药来保持这种转换。最终,吉基尔在变成“海德”杀人以后不堪良心重负,自杀了断。

在科幻电影《入侵脑细胞》(The cell)中,连环杀手卡利也是变态心理现象的典型。他专门绑架金发年轻女子,放到地窖的大水箱中,让她们慢慢淹死,将尸体漂白,作成玩偶。再将自己吊起,看着被害人死亡过程的录相达到性高潮。卡利被捕后,女医生凯瑟琳进入他的意识,在那里,她看到了卡利少年时被父亲虐待的记忆,更发现少年状态、天真无瑕的卡利,和成年后恶魔般的卡利判若两人。可以说,精神分析的潜意识理论在这部电影里被彻底形象化了。

近来,电子游戏和网络走入人们生活,而玩电子游戏或者上网成瘾,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心理疾病。有关这些心理病症的科幻小说也多了起来。八十年代,网络不仅在中国,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还只是少数人的游戏。那个时候,“塞伯朋克”流派先驱西奥多·斯特金(Theodore·Sturgeon)就创造了“电子海洛因”一词,概括了对电子游戏和网络的迷恋行为。九十年代末,网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而在最先接触网络的人群中便有大量科幻迷。网瘾问题也成为科幻小说的一个小小热点。

宋宜昌、刘继安合著的《网络帝国》,是对网瘾问题极为夸张的描写。小说将背景放在不远的未来。那时,网络终端无处不在,人们深陷其中,放弃了其它一切活动,生理需要完全成为附属品,以至于人的体形都发生变化:头脑庞大,身体萎缩。由于沉浸在网络生活中,人们失去直接交往的动力。恋人之间只在网络中来往,许多年都不真正见一次面。最后,英雄人物巴比特挺身而出,决定用基因工程培养出超级细菌,腐蚀光缆,将人类从虚幻的网络世界中解救出来。

《藕荷色的蒲公英》(星河著,《科幻大王》2003、2期)也是对网瘾问题的严肃思考。在小说中,未来社会有强制戒瘾的法律机制。上网成瘾的人将和吸毒成瘾的人一样受到监禁。小说以一个网瘾君子的自述形式展开,具有很强的体验性。

“性”从来就是文艺中的热门题材,但在科幻作品里却不怎么热。这倒不是因为科幻作家们比较古板,比较封建,而是因为在这个题材上可以发挥想象力的地方很有限。今天人们能在性问题上搞出的一切花样,几千年来都一一尝试过了。

《黑暗的左手》(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是科幻作品中性心理题材的代表作,作者为美国女作家勒·吉恩(UrsulaK.LeGuin)。她创造了一个由两性人组成的外星世界。这里的外星人都身具两性,在不同时间里随机地变成男性或者女性进行交配,平时则同时拥有两性心理。由于小说里的外星人在形貌上和人类一样,可以认为他们就是现实生活中两性人的写照。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两性人。他们在躯体上是一种性别,心理上倾向于相反的性别。以前,这个现象被称为“易装癖”、“易性癖”,列入变态心理范围。现在社会逐渐开放,这种心理现象已经被慢慢接纳,视为一种小群体亚文化。甚至,《黑暗的左手》也可以被视为荣格派精神分析学的小说版。按照荣格的理论,任何一个人在精神上都是男女同体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俺会心理网 ( 皖ICP备14007449号-5  

GMT+8, 2024-5-20 13:06 , Processed in 1.29711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