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最新研究显示,童年时志向远大的人在成年后更易于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据称,这项持续了三十多年的研究对上万名英国人进行了追踪调查,将被调查者在11岁时写的展望个人未来发展的短文,与其在42岁时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其结果显示,在11岁时便有专业技术职业抱负(兽医、律师、建筑师等)的孩子当中,50%的人42岁时在从事这类职业;在没有类似职业抱负的孩子中,这个比例仅为29%;即使被调查者并没有从事当初梦想的职业,童年时志向远大的孩子在其他专业技术职业中的成功比率也远高于一般水平。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志向作为人生的一种美好愿景,能够指引人生的方向,也能够在遭遇坎坷和挫折的时候帮助人们坚持不懈。对于儿童来说,重点并不在于志向的内容,比如说,很多小学生的理想都是要成为“科学家”、“发明家”或“作家”,但在到了高中和大学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知识面的增多,他们的理想和志向也变得愈发具体和现实。重要的是,有志向的孩子更容易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鼓励,而这种与长辈之间的良性互动会有效地提高儿童的自信和自尊,久而久之,“前程远大”的自我意象将被纳入到这些孩子的自我概念中,帮助他们在学业上做出更高远的选择,也帮助他们在挫折时进行积极应对。 儿童的志向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例如,在英国心理学家的该项研究中,出身于中产阶级、头脑聪明的男孩子是志向最远大的一个群体。这可能是因为,中产阶级家庭更可能对其子女有较高的期望,更能够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早期教育机会;而由于性别角色的缘故,社会也更鼓励男孩子有更高的获得成就的动机。然而,值得指出的是,真正能够成为个人内心动力的志向,决不是外界强加于儿童的。强迫孩子练习钢琴的父母,无法培育出真正的音乐家;还有些父母期望孩子子承父业、或者完成父母未能实现的职业梦想,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引起了孩子的叛逆和反抗。只有当儿童自己表达出理想和志向时,他真正地将父母和家庭的期望加以内化,经过他那小小头脑中的知识和经验的加工,变成了理想自我的一部分。因此,无论这些志向有多么幼稚,父母都应该给予鼓励而不是纠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