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中强调,健康的人在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上均要符合其年龄特征。换句话说,人的心理年龄要与生理年龄保持一致;心理上过度幼稚或老气横秋都暗示着某些问题的存在。典型的例子是,女大学生和年轻白领中曾一度流行穿娃娃装、梳娃娃头、用奶瓶喝水。这种朝向婴儿期倒退的行为表现,暗示着某种拒绝长大的讯息,可能与回避成人世界的压力和困惑有关。而更极端的例子是,前不久在美国自杀的中国女学生吴娟,据悉当时正在攻读她的第三个博士学位;对于一个年近三十的女性来说,无法确定自己要从事什么专业,无法真正走向社会开始工作,也表明其在心理方面的不成熟。 对于这种行事幼稚、拒绝长大、“想永远扮演孩子而拒绝扮演父母角色”的个体,心理学家将他们形象地称为“彼得•潘综合症”。彼得•潘是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的童话人物,他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心理学家用这个词来指代这样一些个体:他们虽然已经进入成年,但在心理方面还保持了很多孩子的特点;他们很爱玩,在人际交往的初期让人觉得很好相处,但长久之后就会发现他们很情绪化、任性,难以自我克制;在经济和生活自理方面,他们较依赖他人,难以独立;对于工作和建立家庭等成人责任,他们往往采取逃避的态度,可能频繁更换工作,迟迟不愿结婚,不愿选择固定的人生伴侣,更不愿成为父亲或者母亲;他们还表现出一些自我中心的特点,不会主动关心他人,却把他人对自己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导致彼得•潘综合症的原因与家庭教育环境有密切关系。比如,父母过分满足孩子的需要,忽略其应该承担的责任,就可能阻断正常的心理发育过程;还有一些情况是,父母中的一方在婚姻关系中不能得到满足和慰藉,如父亲长期在外,母亲感到孤独和空虚,就与孩子结成过度紧密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是母亲需要一个永远长不大、不会离开她的孩子,孩子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角色。最后,因为错过了与父母分离、成长为独立个体的关键时期,即使父母发现问题,想将孩子推出家门推向社会,往往也为时过晚。 心理不成熟所带来的影响将波及到一般人际关系、亲密关系以及工作、事业的方方面面,可能面临更多的婚恋失败风险,并且一生碌碌无为;当遭遇挫折和人生不如意时,他们还可能沉迷于酒精和药物。最好的方法是尽早正视自己,正视现实。美国心理学家赫威斯特曾列举出心理成熟的十条标准,这也是彼得•潘们要真正走出童话、走进人生所要达成的目标。要摆脱彼得•潘综合症,需要首先面对现实,为自己负责,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承担后果,接受人生的局限性,走出依赖、等待和幻想的心理陷阱,增强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从美好的梦幻中醒来,碰触到“现实的砖墙”,刚开始必然是痛苦,但情况会慢慢好起来,因为现实世界会给你真实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