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积极地接纳自我。真正了解、正确认识和评价、乐于接受和喜欢自己;并承认人的差异,允许自己不如别人;
具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正确面对现实并积极地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的要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具有迅速获取、准确传递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要热爱本职工作,积极关爱学生。教师要学会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成就感;

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教师的教育心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的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
具有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的能力。繁重而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在教学工作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坚定性,在处理问题时具有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在面对矛盾时具有沉着冷静的自制力,以及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
具有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人格健全,交往和谐。在对人处事上,尊重、真诚、羡慕、赞美等积极态度要多于畏惧、多疑、嫉妒、憎恶等消极态度;
要积极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教师不仅要积极适应当前发展、改革与创新的教育环境,而且还要敢于积极地为改造不良教育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