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会心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67|回复: 0

[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亲子沟通 较量还是顺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1 11: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进入青春期后,许多孩子不再遵从和依赖父母,脾气也由温顺乖巧变得暴躁倔强,有时甚至显得非常逆反,亲子之间越来越难以沟通,亲子冲突频频发生。  如今,女孩在11岁—13岁,男孩在12岁—14岁,就逐步进入青春发育期,有少数孩子还可能比同龄人稍早,只要身体健康,都属于正常发育。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常常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做父母的犯了什么错?为什么孩子不爱理睬我们了?”“父母关心孩子的学习为什么令他反感?难道应该支持他‘不务正业’吗?”“赶时髦、追星、上网是很危险、易越轨的行为,孩子听不进警告怎么办?”
  父母们应该意识到,您面对的不只是自家的一个青春期的孩子,而是一个庞大雄壮的“青春阵营”和“青春军团”!父母处于“弱势地位”,无法与这个蓬勃发展的青春团队直接对抗和较量。因为,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同龄人群体的影响,他们想的事情多了,头脑复杂了,变得不那么“听话”了,同伴的影响往往超越了父母的权威。
  但不少青春期孩子的家长仍旧把子女当做“小孩子”,包办代替。而青春期孩子的身心发展速度大大超越过去,向父母们提出种种新的挑战。例如,一名认为自己太胖的初中女生因盲目减肥,引起营养不良、闭经,终于被迫休学;一名男生以为自己生殖器短小而严重自卑,有手淫行为不能克制,情绪忧郁,多次自杀未遂,他们的父母却还蒙在鼓里,当发现孩子出现了问题,一下子感到措手不及而万分沮丧。
  这两个实例都是“青春期体象烦恼”,又称为“体象意识问题”,也是著名作家安徒生童话《丑小鸭》中所描述的“丑小鸭情结”。少男少女焦虑紧张、心里烦躁不安,往往是因为对自己的性发育存在各种疑惑,以为自己与别人不一样,因此出现自责、自卑心理。少男少女对自身性发育的无知,可能导致青春期一系列心理障碍。性格内向、偏执的孩子,对有关性方面的问题感到难于启齿,一般都不会跟父母说,有可能诱发极端的心理行为。这时,父母要注意以各种方式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多听少说,这样才能够深入孩子的内心。
  要使青春期的孩子逐步懂事、成熟,帮助他们解除青春期的种种烦恼,父母们应该用对待青年、成人的态度,来引导少男少女明确自己“准青年”的身份。父母应尽早放手,做一个称职的孩子“成长参谋”,让孩子学会独立地思考,自觉地行动。顺应,才是因势利导的科学态度和家教上策;顺应,才可能被孩子视为朋友。
  青春期的半大孩子,就像蓬勃生长的小树,有顽强的生命力,要给它充足的阳光、空气、营养和水分,这就是理解。但他们精力旺盛,充满梦想和愿望,可能长出歪斜的枝杈。所以,要及时修剪多余的枝杈,保持树干的笔直和树冠的丰满,这就需要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每一位父母只要比孩子“高明一点点”,就可以做一个好园丁,抓住这青春加速成长的关键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俺会心理网 ( 皖ICP备14007449号-5  

GMT+8, 2025-5-13 18:31 , Processed in 1.23608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