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会心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71|回复: 5

习惯养成与健康人格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9 20: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到人格其实大家都非常熟悉,因为日常中经常用到这的词。我们所说的"内向,外向,热情,冷淡,攻击性强,对人充满敌意"。这些评价都是围绕着人格来说的。那么我们知道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有的老师说话流畅,对人热情;有的老师比较拘谨,其实不论对学生来讲还是对老师来讲,都有不同的人格特点。人格在我们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人能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能不能愉快地生活,与他的人格特点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一个人毕业后走向社会,能不能成功。除了与他的智力因素有关,很大程度上与他的人格特点有关系。智商在一个人的成功种只占了20﹪,而情商占了80﹪。实际上情商里的很多内容都是在人格的概念之下。一个人的人格是不是健康,关系到他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成为一个成功者。因此,我们作为教育者不仅仅希望孩子成为聪明的人,还希望他能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一、人格的定义

  什么是人格呢?有人统计过有关人格的定义有100多个,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拉丁语中,"人格"的本意是面具。这让我们想起舞台商人带的面具,或者是京剧脸谱。从脸谱我们就可以知道他是一个性格怎样的人。因此,把人格叫做面具包含了两层意思:一种是,每个人所表现的人格特点,是我们展示于外的,在人生的大舞台显示给别人看的一面,是公开的人格。另外,每个人在面具后面还有别人看不到的,但是自己能感受到的,一个真实的人格。还有一部分是甚至连你自己都不能完全意识到的。这就是人格本来的含义。而从心理学给他下定义,有上百种。我们今天要谈一下人格有什么特性;不同理论流派眼中的人格是什么;最后来谈一下人格理论中争论的焦点问题。从这样几个层次让大家对人格的定义有所了解。

  首先说一下人格的定义, 美国心理学家伯格认为,人格是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这里他讲到两个方面:首先,他讲到稳定的行为方式。比方说,我们说这个人是热情的人,对他的同学热情,对他的亲人热情,对陌生人可能也热情,这就是稳定的行为方式。这一点大家都能观察得到。一个人总是以他特有的方式去行动。如果一个外向型的人,他可能在很多场合,或者随着实践的推移,体现出这种稳定的特点,同时他又是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所谓人际过程就是在个体与人交往过程中,他的动机情感认知,这些心理过程都会在协调活动,表现出一种倾向性的特点,也就是说,他的价值观念,他的情感情绪的表达,他的动机,都是综合的表现在他的人格特点上。那么他都是稳定的特点。

  还有一个关于人格的定义,这也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下的定义。他说,人格就是代表个人在对情景做反映时自身所表现出的结构性质和动态性质。它反映个人在对情景做反应的。比如在危难的时候,若一个人表现的非常焦虑,那么就代表了焦虑的人格特点,如果它表现的非常稳定,就代表了稳定的人格特点。他更强调了人格是一种使个人有别于他人的持久的特性。也就是我们经常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格和每个人的长相一样,各不相同。他使得一个人不同于另外一个人。比如说,同样是对人友好,有的人就非常热情,让你感觉像夏天的风一样,热乎乎的;有的人就非常温和,让你感觉像春风一样,非常温馨。同样表现友好,他们的风格就完全不同。这个人格的定义强调了人格的独特性。概括起来我更倾向于,人格是个人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内部倾向性。所谓内部倾向性就是他的能力、性格、气质、信念等等。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20: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人格所具有的基本特性

  (一)人格具有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就是人格是行为的有机整体。我们在培养他的人格特点时,我们不是只抓他的行为,只抓他的认知,或者只抓他的情感某一方面。因为他是认知、行为、情感、动机、意志等等协同活动的。不能把他截然分开。我们在入手人格时,有时是从行为习惯开始的;有时是通过激发他的情感,让他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然后再有认识有行为;有时是先让他认识这个道理,知道这个概念。不管是从行为、情感、认知、价值观念邓其中的哪方面入手,他们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人格具有整体性。

  (二)人格具有稳定性

  所谓稳定性是指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所谓跨时间的持续性,我们经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有些特点是这样,从很小看到他未来的发展。整体来说,人格是稳定的行为特征。不会在短时间内有很大变化。持续很长时间都在一个人身上观察到同一个特点,才能够说这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人格特点。同时,他还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所谓跨情境的一致性,就是在不同的情境下,都表现出了某一种比较一致的特点。比如说一个孩子很友好,他在学校表现的很友好,在家里或其他场合都表现的很友好。这就是跨情境的一致性。有了这个特点,那么我们在测查孩子的某些行为的时候,就要反应到很多具体的方面。

  (三)人格具有独特性

  所谓独特性就是反映人们适应环境的个别差异,所以我们经常说人格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他的差异性。也就提醒大家,我们在实施教育的时候,应该知道孩子是千差万别的。孔子在很早就提到要因材施教。即便都是外向的人,表达方式也会有很大差别。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在教育时,不能抹煞孩子的个性特点,在一定时候,要让他充分展示他的独特性。

  (四)人格具有社会性

  所谓社会性就是强调人格时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其实每个人在生下来时是一个生物的个体,具有生物性特征。但是出生以后,他就进入到社会活动中去了,他和周围的各种人结成了不同的人际关系,要进入到社会中生活。为了孩子将来能够很好的适应他所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他就要掌握这个社会的行为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信念体系、社会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行为道德规范,才能够融入到这个社会,跟大家很好的相处。在这个社会化的过程中,一方面他获得了他的社会性,让他变得更像社会当中的大多数人。

  心理学中有一句名言说,人像所有的人,全世界的人类所共同具有的特征你都具有;你像一部分人,像你的文化背景下的一些人;你不像任何其他的人。前面两个就是强调了他的社会性,最后一点强调了他的独特性。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他一方面要掌握这个社会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发展他的社会性,同时他的独特性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他的独特性和社会形势交织在一起,逐渐发展起来的。心理学上认为人格有这样四个特性: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20: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对人格的看法

  那么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怎么产生的?在不同的心理学流派里,对人格的看法有很大的差异。各个心理学的理论流派,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由于自己特殊的人生经历和研究背景,他们更多的强调了人格的某一方面。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理论中特别强调无意识的作用,他认为无意识是决定行为的最重要的力量。在此之前人们研究意识的比较多,他就发现很多东西是我们意识不到的,他把意识比作冰山上的一角,比较容易进入意识层的东西他叫做时潜意识的东西,意识层之下的深藏的东西叫做无意识。人们把这种心理学思想叫做深度心理学。他强调了人的内部的东西。他用无意识来解?"口误"、"笔误"、"梦"的现象。无意识的东西是人们拼命想压制到内心深处,不想表现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对人的行为和人与人的差别,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行为主义更注重人的行为层面的东西,精神分析学派提醒我们,除了外显的行为之外,人格还有一些东西我们看不见。该学派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所谓本我更多强调了人的生物特点,每个人出生以后就带有本我的东西。所以,它更多的满足生物的需要,持有趋乐避苦的原则。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还会有自我的存在,自我要控制本我,在符合现实要求的条件下满足本我的要求,它遵照现实主义原则。随着再成长,会把成人的一些要求内化为他内在的要求,这就发展出了超我,就是理想的自我。如果他不能满足自己认定的价值观念的需要时,就会产生内疚感。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特别强调情感、道德的作用,强调无意识的作用。还有一点他特别强调早期经验。这个早期经验特别强调亲子的关系,他认为亲子关系,会影响到他的人格的发展。他认为5岁左右人格就形成了,以后的精力都可以从早期经验中找原因。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本我自我超我的协调关系,认为健康的人格是这三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如果这三方面不协调了就会出现焦虑精神疾病等。

  (二)新精神分析流派

  新精神分析流派也对人格有所见解,这个流派是看到经典精神分析的不足和局限性,提出了他们的观点。他们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人一生发展的过程。并不是早期形成以后就不改变了。他是一个毕生发展的过程,跟他一生的发展都有关系。特别强调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不同的危机。当一个危机解决了,又进入到下一个阶段,这样不断的进行发展。童年期、少年期、成年期、直到老年期。一方面关心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关注他是个一生发展的过程。另外,特别强调了,与精神分析流派只重视内部影响不同,新精神分析流派强调社会文化作用。同时强调意识对行为的决定作用。

  (三)特质流派

  它关注如何描述人格和预测人格,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谓特质被看作是稳定的心理组织结构。外向型的人有哪些行为表现,内向型的人有哪些行为表现,活泼的人有哪些行为表现,成功动机高的人有哪些行为表现。他特别提到:人有一些核心特指,用几个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几个词构成核心特质。用来描述一个人的一个词被称为是首要特质。他总是用一些形容词或简短的句子来描述人格特点。根据这种描述还有人把他分成16中根源特质。特质流派更注重于了解处在这个特质分布曲线某一点上的行为如何。说到大五人格,从情绪的稳定性分为神经质性,安全性,自卑性、自信性,外向性等。外向性与内向性,特征就是好交际,不好交际;活泼,不活泼;感情奔放,含蓄等。我们在教育时,要知道不同的孩子所反映出来的开放性特点是不同的。随和性,用热心,无情;信任,怀疑;乐于助人,不合作来描述。谨慎性,用有序,无序;计划性,无计划性等等来描述。 以此类推,不同类型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他认为,都能归纳为这五种类型。

(四)生物学流派

  生物学流派强调用遗传素质和生理过程来解释人格的个别差异,认为人格特点受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比受父母教育的影响要大,我们的教育不是万能的。当我们实施教育时,每个孩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都带着其特有的遗传因素来到了这个世界。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按照我们的意识来塑造他们。遗传到底在人格中占多大作用?有的研究发现,有很多性格都与遗传因素有关系。说到外向内向,外向型的人从大脑皮层的分析,得到他需要的刺激强度相当高。喜欢寻求刺激这样的特性,实际上跟大脑皮层的活动情况有关。另外还有一个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对他人格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人格的发展里面就包含了气质的内容,假如我们说他的内部的倾向性,有一部分指的就是他的气质特点。所以气质特点就可以从情绪稳定性来反映,另外活动性、交际性都属于气质特征。可以从这三方面来评价人的气质特点。

  也有人就从意志性和非意志性来评价。有的孩子非常害羞,还有的孩子很大方,这和他的神经类型特征有关系。还有人把人的气质类型,分成几种。其实孩子一生下来的高级神经活动就是不一样的,有兴奋型的、灵活型的等。这些不同神经类型的分类,实际上反映了人的气质类型。所以在塑造人格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考虑孩子的气质类型的特点,遗传因素的影响。埃森克最早提到两个维度,一个是神经质,所谓神经质实际上就是情绪稳定型;还有从他的内外向性。他认为这两个重要维度,对人格产生很大影响。比如,情绪不稳定的人,属于内向型的,表现出来的可能就是情绪多变、焦虑刻板、严肃;如果市外向型的,就表现出来非常积极,活跃、乐观、冲动等等。再来看稳定性的特点,情绪稳定的人,内向型的,表现出来的可能就是平静、温和、自控、喜欢思考;把稳定性与气质类型进行搭配,就表现出来不同的人格特点。这个理论就是主要强调生物因素的影响。

  (五)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他们都强调学习对人格形成的作用。早期的行为主义主要强调稳定的行为方式就是条件反射。所以说到行为习惯养成时,它特别强调人格是我们行为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通过表现出一个行为,就给他一个刺激或一个反应。当这种行为不断的得到奖励或惩罚时,这样就可以强化了某个行为或消除了某个不良行为。他特别重视是,可观察到的行为,它不研究意识层面下的行为。随着行为主义的发展,他发现人是一个复杂的机体,人对刺激的反应要复杂的多。人的认知在行为习惯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它是否表现一个行为,不只是取决于是否有奖励,还和奖励价值的大小有关。在社会学习理论中,就把以前的行为主义进行了改进,开始考虑期望价值观等认知因素的影响。在塑造一种行为时不仅是有没有奖励的问题,孩子们还会考虑这个行为对他是否重要。另外你奖励的强度能不能符合孩子的期望值。他的期望和价值观念都渗透在里面。从学习方式来说,他们认为所有的学习习惯都是学习的结果。那么学习的途径无非是这样几种:一种是条件性反射,比如,小狗每次吃东西都能听见铃声,铃声就构成一种条件,当没有食物,只有铃声时,小狗也会有反应,这就是条件反射。另一种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就是说,当他做出一个行为时,得到奖赏或惩罚,奖赏使他更多的从事这种行为,这个行为不断连接不断加强,最后成为习惯;惩罚不断强化,使得原先的行为减退。还有一种学习方式就是不必亲自去尝试,只要观察别人就习得了。

  (六)认知流派

  认知流派认为每个人的不同,是由每个人的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造成的。他更多的强调认知的作用。比如说,一个孩子,别人绊了他一下,他可能认为是别人无意识的,或者不小心,或是恶意的。当他判断不清时,它就要追究原因。如果认为是无意的就不去报复,认为有意的就去报复。可是有些攻击性较强的孩子,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认为别人是故意的,有针对性的。面对同样的情景,不同的孩子的反应不同,是由于他们信息加工的方式不同造成的,他的认知不同造成的。

  (七)人本主义流派

  人本主义流派更多的强调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可能。有时说,人们认为一个人出现问题,就追根其源,他的家庭不好,父母离异等等。你可能会说出很多外界原因。但是人本主义流派却认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尽管外界有很多因素会影响你,但是,每个人都有自由意志的选择权利。因此,必须对自己负责。另外,它非常强调自我实现。他把人格看作是非常积极的过程,认为人格的发展更多是强调自我实现,就是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因此他的这个理论就更积极一点。 这些不同的流派,很难说那个流派更好,更有意义。应该说各个流派都解决了人格的一个侧面。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完整的人格。当我们用这些不同的观点来解释一个现象时,就发现他都从不同侧面解释了人格。说到一个孩子的攻击性特别强,精神分析流派可能就要和这个孩子聊天,让这个孩子自由的联想,随意的表达。要找出他的童年生活怎样,早期体验怎样,找到根源。他要把他无意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挖出来。看是不是早期教育使他变成这样的孩子。行为主义角度来看,这个孩子在早期表现出这种攻击行为时行为时,他得到了怎样的强化。找到什么原因使它表现出这种攻击行为,这种攻击行为有怎么被强化,使得最后成为他的习惯。认知流派就会分析,它是怎样对这个情境进行归因,造成攻击性。在认知层面上,大概他对这件事情有不同的期望,对事物的结果有不同的归因。这些理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这样一件事情进行解决。产生的原因,既有意识的影响,也有无意识的影响,既有行为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内在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内在因素,既有情感的作用,也有认知的作用,又有行为本身,行为习惯的作用,也有他自由意志的作用。也就是说,当我们在分析同一个问题时,如果我们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那么我们对问题的理解就深刻了。随便我们在举一个其他的例子,如果一个人特别抑郁,如果精神分析学家来与他谈话时,会怎么解释这个问题;二行为主义者有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对任何一个人格特点,从不同角度来解释,都会使我们对问题有不同的认识。可能不同的时候,不同的理论表现出优势。而有些时候,几种理论结合会使问题更深刻。所以我们看到,人格其实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并不是说一个刺激一定会有反应,进行强化就一定有什么结果。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20: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不同理论流派争论的焦点问题

  不管这些理论有什么不同,但是他们争论的焦点问题是相同的。比如:

  一、 遗传与环境的问题。我们知道,遗传在人的发展中实际上是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了,但是环境也是有很大影响。现在问题已不是简单的是哪一个影响了。我们说人格就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会发现,遗传时通过什么方式对什么方面产生影响,环境又是怎样。我们对问题解释的会更多更系统。比如现在用的较多的就是生态系统论的观点,把一个人放在一个较大的生态网络当中。其实精神分析理论比较强调遗传的作用,生物流派也比较多的强调遗传的作用。而行为主义更多强调环境的因素。这些流派实际上在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争论。

  二、 争论较多的问题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问题。就是说人格是平稳的,像爬坡似的发展起来的,还是说阶梯性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像精神分析理论和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以及智力发展理论都认为人格的发展是阶段性的。

  三、 自由意志的决定论也是争论较多的问题。通俗的讲就是人格在发展过程重视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他是被动的接受环境的影响还是也会主动的去寻求环境。更深的从哲学层面讲,就是人的自由意志在它的发展中起什么样的作用。有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还是完全被动的被环境所塑造。一般认为在发展的过程中,又要回到遗传与环境的问题。环境在影响时,必须要回到遗传的影响。当孩子较小时,更多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相对是比较被动的。在早期的发展中,孩子是被动接受父母的影响。当孩子长大时,孩子本身也在影响他的环境,比如遗传的生物特征就影响了别人对他的反应。如果家庭特别喜欢男孩,那么这个男孩就会特别受到重视,会被鼓励发展很多男孩子的特征。如果是个女孩子,父母就会给他买一些布娃娃,培养她女性的特征。孩子本身的特点就会影响到它周围的人,就会影响到周围的认为他创造什么样的环境。

  主动性和被动性在这里都可以得到体现,孩子并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的影响。由于孩子的性别特征,由于孩子的气质类型不同,实际上也在影响他的环境。如果孩子爱笑,你就特别喜欢他;如果他特别爱闹,可能你就不爱招惹他了。爸爸妈妈可能就没耐心了。另外,外向型的孩子,可能对训斥不是很敏感,可是内向型就不同了,这就影响父母和老师对他的教育方式了。另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有时会积极寻求创造和改变环境,有的外向型还喜欢聚会,就会为自己创设这样的环境;一个内向型的人就喜欢多在一个角落安安静静的读书,选择自己的环境。所以说,主动性和被动性也是争论比较多的内容。孩子并不是简单的接受我们对他的影响,孩子在自己人格的发展中其实发挥很大的主体作用。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小木偶等着我们随心所欲的塑造他;他也并不是一张白纸,让我们去任意书写,任我们随心所欲的画。孩子本身在他的人格发展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四、 稳定性与可变性的问题。人格是稳定的还是可变的,从人格定义来讲,人格是稳定的,就是说,一个人的人格特点在较长时期内是不变的,人格特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也不能说我对什么人都是温和的,不可能在任何情境下都保持同一状态。他也会发脾气,也会抱怨,也会猜疑。这就回到了这个问题,人格究竟是稳定的还是可变的。

  行为主义认为,刺激就会有反应,但是也并不是说人完全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人格特点是相对稳定的,年龄越小,变化越快。因为在年龄越小时,他的稳定性要差一点。小学生还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且在每一个阶段人格发展的内容也发生变化。所以,对可变性来说,儿童的人格特点是随着年龄而变化的。比较小的时候变化相对大一些,比较大的时候变化相对平缓一些。当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如亲人变故,朋友分手凳,人格特点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人格特点既是稳定的也有一定的可变性。

  从特质的观点,他认为,所谓特质是稳定的,它只能说在大多数情境下是稳定的,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它也是可变的。比如说,某些老师是这样的,其他的老师就是那样,孩子对环境的适应性使得他在温柔的老师面前表现出一个样,在严厉老师的面前是另一个样。这个图是生态发展的网络图。图中间是一个孩子,他不是白纸等着你画画,不是橡皮泥等着你塑造,他带着先天的遗传特性来到这个世界上,他首先接受的是一个微观环境,也就是家庭。接触最早的人就是他的父母亲人,邻居,这都是孩子直接接触的微观环境。还有一个中介的环境,家庭与家庭之间,社区,学校等。再有一些外部环境,家庭所在地,经济发展状况,大众传媒等等。再到就是宏观的环境。也就是他生活的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价值标准,文化的风俗习惯等等。这些都属于孩子的环境,因此,我们说孩子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的产物。他跟我们的文化、传统、学校教育都密切相关。如何能保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一致是我们教育者最关系的问题。我们的教育由于家庭教育等不当被削弱了,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可能就被抵消了,所以我们在考察教育措施的效果时,不能忽视这些外部因素。还要考虑到孩子本身的内部遗传因素。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20: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行为习惯的养成与人格的关系

  在理论流派中,提到行为习惯时谈得最多的还是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因为行为主义主要是研究人的行为的,他不研究内部过程,他认为外显的行为是最客观的,因为是直接可观察的。不管有多少人格特点,他都认为可通过外显的行为观察到。所以他特别强调了行为习惯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但是因为人是复杂的有机体,因此很多外显行为不能解释。因此社会学习理论就对它作了一些修正,加了一些认知方面的因素。

  我们主要介绍一下行为主义和社会认知理论在这方面的观点。

  第一个观点,行为习惯是人格发展的基石

  来自学习理论的观点。把行为与人格发展视为学习的结果。他提到刺激反应间的连接是人类发展的基石。社会性和人格的发展都是以新的和更复杂的习惯逐渐获得为标志的联系过程。习惯可能通过各种学习方式获得,学习方式包括经典的条件刺激和操作性的条件刺激。经典的条件刺激时把本来两个无关的刺激建立联系。如果这个联系不断加强,就会成为一种行为习惯。还有的学习方法就是,当孩子做出某种好的行为,就给他奖励;坏的行为,就给他惩罚。

  还有就是观察学习的方法。最后使这个连接非常强大,形成一种习惯式,自动化式。还有一种行为主义的论断就是,人格是由一系列行为习惯所构成。每一种习惯都代表了,习得的刺激反应的连接。它不仅仅是外界受到刺激就有反应,它还要跟他的内在动力连接。他有内在的动机内在的需要,所以,在培养习惯时就要考虑孩子的需要。他社会交往的需要怎么样,他追求成功的需要怎么样。你需要培养的东西应该转化成他内在的需要。只有这样你这种习惯的养成才会奏效。

  第三个就是新行为理论。他相信个体的行为时有规则的,可预测的。重视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塑造什么样的习惯。对于人类行为,认为受到外界刺激事件的强化和惩罚控制,不是由内部因素所控制的。大部分社会行为是因自发的操作性行为的结果而引发的。也就是,孩子以后是不是做某种行为,和他所受的奖励和惩罚是有关的。因此,我们教师在看到孩子好的行为时一定要积极强化。不要太吝惜自己表扬语言。若他所做的好行为没有及时强化,就很难形成习惯,尤其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肯定。某些老师认为,纠正孩子的坏习惯更重要,忽略了对孩子的奖赏。这样,使得某些孩子为了受到老师的注意,故意做一些不好的事情。这种注意实际上强调了孩子的不良习惯。这个理论特别强调外界的奖励和惩罚对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 第二个观点,行为习惯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行为,特别强调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强调外因的作用。后来,一位心理学家提出行为潜能的概念。所谓行为潜能就是,一个人他在一定情况下行为可能表现为什么样,不仅仅取决于外界的奖励和惩罚。他认为还和期望有望有关,就是孩子期望这种行为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强化的程度怎么样,也就是说你所做的奖惩对他来说是否重要。有的时候,父母和老师觉得自己对孩子奖励,没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个理论认为奖惩的效果不仅仅由外界因素决定,还应该考虑奖惩对孩子的意义。所以,在我们工作的过程中,要考虑奖惩什么,由谁来奖励,孩子的期望,强化值的大小。他说人的行为具有稳定性,是由已经形成的稳定的期望造成的。

  另外,该理论还提到内控外控。如果他的成功能证明他的能力强于他人,这样的奖励就很重要;但是,如果他的成功别人也都得到了或者只是碰运气,那么这样的奖励对他就没有意义。他的归因风格也会影响他的行为。还有一个就是相互决定论,他说许多习惯和人格特指是时经由观察和模仿社会榜样的行为所习得的。他提到不仅仅是经典的条件反射,也不单纯是操作性条件反射,他认为观察学习非常重要。认为同样一个榜样,经过各种渠道的宣传,并不是所有看到这个榜样的孩子都学到了。这里有一个孩子的选择性注意的问题,是否把看到的东西存储到他的记忆中去。此外,在合适时,它是否有能力把它既是的提取出来,表现出来。这一系列的内容都会影响他的行为的习得。因此,儿童的行为塑造时,可以给孩子提供一定的榜样,这些榜样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些榜样可以是不同类型的,都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

  第三,他还强调儿童在社会化进程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社会性与人格发展是个人行为环境不断交互作用的产物。儿童受他所经历的环境的影响,他自身的行为也会影响环境。他强调了行为是儿童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这里就不单是说环境的作用了,还强调了儿童自身的主动性作用。我们在塑造儿童行为时,就应该考虑到这一点。这里有一幅图,儿童的行为,包括动作的反应,言语的反应,人际交往的反应等,一方面受到儿童个体特征的影响,身体特征,认知能力,信念态度等。另一方面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物理环境,家人,社会,大众传媒等。认为这个行为,是这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孩子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他的行为又会影响到他的内部东西,行为的积淀,成为习惯时也成为他个人人格的一部分,同时他的行为也会影响到环境。特别情调行为习惯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三个观点,行为习惯是人格特质的基本构成要素

  该论点提到人格等级模型。下面是具体的反应水平。在一个特定的条件下他做出怎样的反应。在典型情境下表现出一致性的行为时,就达到了习惯的水平。若干个习惯性的水平都有这样的特点,比如社会性的特点,他很愿意与人交往,在各种情况下,与人相处。我们就说他在社会性方面表现出社交性这种特质。如果一个人,具有社会性,愿意与别人有亲密的社会互动,活动水平表现出很高,在兴奋水平上的兴奋都很高;在活泼水平上表现的也很高,就能确定他是外向型的人。若干个特质水平上的特点综合形成了他的类型。具体的反应水平,值得就是,在特定情境下的特定行为。在若干个与社会性有关的特定情境下都反映出一种行为,就可以说他已经达到习惯性水平。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孩子总是表现出一贯性行为方式时,就说他具有这种社会性的特指。他认为行为习惯是人格特指的基本构成要素。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20: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人格理论对习惯教育的启示

  如何看待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不是我们所采取的教育手段对每一个学生都奏效。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时要关注个体差异。我们在培养他行为习惯时,要想到孩子在气质类型、家庭因素、生活经历、期望等的不同。一种塑造行为的方法,可能对一些孩子很有意义,而对另一些孩子完全不起作用。因此你一定要考虑到你的评价标准是否适合孩子。考虑到孩子是外向型还是内向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稳定型还是不稳定型等等因素对你所实施的教育的影响。

  如何看待行为、认知、情感三者的协调发展?

  行为习惯不是孤立的,有时候他需要带有激发它的感情在里面,在一些学校的做法中,采取的就是以情动人,自信、满足感、幸福感、快乐感等,通过激发他的情感,使他有了情感体验,然后促进他表现出一种行为。而另一种时候则需要从行为入手。虽然我们的工作是行为习惯的养成,但是切入点不是单一的。不同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所需要采取的教育方法是不相同的。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怎样促进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

  要从家庭环境,遗传因素,奖惩的方式、时机等方面促进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含有技术性的。

  如何让孩子参与评价的问题?

  参与者评价什么,评价间隔多长,评价项目,评价的方式,评价的主体等。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我们设计的培养项目有那么多,孩子们都能做得到吗?我们并不是要培养完人。健康人格发展有一条就是要阅纳自己,阅纳就是接受,接受自己不仅包括好的方面,也包括自己的缺点。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塑造行为习惯时,重点侧重塑造哪些。因为在社会行为规范中,有些是倡导性的,也有一些是禁止性的,还有一些属于两者之间的。这就要求我们考虑,在行为塑造时我们关注哪些,是不是塑造一切行为。有一些是孩子从内心想做的,他有内在动机;还有一些是社会要求他必须做的,是社会规范的要求。如果不这么做会受到社会的制裁,社会舆论的影响,甚至对自己造成相当大的伤害。这包括有不同层次的要求。虽然我们都希望孩子成为高尚的人,但是我们在教育的时候不能忽视这个层次性。在教育时,应当列出,哪些是最重要的,我们要促进它的发展。

  人格的评鉴技术

  我们手里都有问卷,这个问卷是按照大五人格来设计的。我们考虑从特指论来描述人格的特点比较简洁,另外,他里面包含的要素,如谨慎性,更多的反映人们做事学习的人格特征;宜人性,更多的反映人们做人的人格特征;开放性,更多的反映人们独立和智慧方面的人格特征;还有情绪稳定性和外向性,更多的反映人们生理方面的人格特征。这几个维度能够较全面的反映出儿童,青少年的品质。因为行为习惯是特定情境下的特定行为反应,只有在很多情境下都表现出同样的行为反应我们才说他具有了这种行为习惯,所以我们每个维度都设计了一组题,这组题目反应他在某种方面的特点。

  比如在外向性方面,设计有坦率、活跃、热情、合群、积极这几个内容;在宜人性方面,设计有宽容、坦诚、大方、谦虚等;在情绪性方面,设计有焦虑、冲动、自卑、脆弱等;在谨慎性方面,设计有努力、勤奋、秩序、尽责、追求完美等,在开放性方面,设计有审美、创新性、探索、挑战、聪慧程度等等。每一个特指都包含了这样的几个典型性行为。问卷设计就是说,当在一组行为都得分较高时,我们才说他具有这种特指。问卷分为父母问卷和学生问卷,测差12岁以上的学生。里面包含了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特指。

  每一个维度是十二道题。每一组题采用平均分数来计分。另外是问卷的实测与回收。我们考虑到有些问题到有社会战区性的影响,因此在做的时候,最好不让老师看到自己学生的答案。否则会影响回答的真实性。考虑到对父母问卷的回收,父母问卷最好在家长会时在学校做。 最后提到保密性原则和信息的反馈,从心理学工作者来说,我们有义务为孩子保守秘密,这些调查结果属于个人隐私,公开后可能会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使孩子情绪不稳定。如果材料的公开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不良影响,就违背了我们的初衷了。所以请老师不要对孩子的材料进行评论。还有就是信息的反馈问题。最好以一种建议的方法进行反馈,要给孩子希望,给孩子指出努力的方向。所以,请老时在做信息反馈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一个问卷的编制,有复杂的程序,从问卷理论的构思,到问题的访谈,收集第一手素材,试测、反复修改最终形成问卷。然后信息反馈。要遵守伦理性的原则,保护、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是有基本结构的。这个基本结构的最基层就是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反应,如果有很多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反应,就变成了典型情境下的典型得一组反应,那么这一组反应就变成是一种习惯了,如果在几种典型情境下都表现这种习惯,就可以说这是一种特指。若干个这种特指就是人格在某一方面的类型特点。人格是一个更广义的表述,人格包含有性格。还有兴趣期望等。这是人格与性格的区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俺会心理网 ( 皖ICP备14007449号-5  

GMT+8, 2024-11-15 09:27 , Processed in 1.3963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