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会心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36|回复: 0

气质之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7 21: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人说:“如果一个女人的外貌无可夸赞之处,你就夸她有气质。”此语不仅有些幽默,而且说明了一个道理,即“气质”不像五官、身材那样看得见摸得着,或是有某种标准,而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既然不像眉眼口鼻那样有其形状,有其美与不美的标准,当然也就可以夸之而不令受者愧。因此,夸赞一个女人有气质,虽未必能讨得她的欢心,但也足以令其嫣然一笑,开心半日了。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记•声容部》中专文谈到气质,不过他将其称之为“态度”,他说:“相面、相肌、相眉、相眼之法,皆可言传,独相态一事,则予心能知之,口实不能言之。口之所能言者,物也。噫!能使人知,而能使人欲言不得,其为物也何如!其为事也何如!岂非天地之间之一大怪物,而从古至今,一件解说不来之事乎?”可见气质这东西难以用言语来形容。但是,尽管他把气质说得很玄乎,仍然举了一个例子:李翁一日春游遇雨,避于亭中,见许多女子皆踉跄奔至亭内,唯一三十多岁妇女独徘徊于檐下。别人皆抖擞被雨淋湿的衣衫,她却听其自然。及雨止,众妇皆出,而她却迟疑随后,不多时雨又至,她便先入亭内,雨复至显为其预料中事。但她殷勤为别人整衣,毫无骄人之色。其态郑重从容,而那一帮慌乱出入的女子,则“若天集众丑,以形一人之媚。”此例又说明,气质是形于外的,是可视、可感的。正因为可视可感,我们平时才会评论某某气质好,某某气质差,或是说某人像个学者,某人像个老板,某人像个政府官员……一个“像”字,其中就包含着我们对某一类人的气质特征的总体印象,故一发现谁有某种气质特征,便将他归于印象中的一类。

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中也有一则关于“气质”的故事:匈奴有使节来,曹操怕自己相貌丑陋,不能令外国人畏服,让一位美男冒充魏王接见来使,自己装扮成卫士,持刀立于一旁。但匈奴的使臣仍看出他气概不凡,非似魏王可比,当曹操遣人问他对魏王印象如何时,他说:“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可见,一个人的气质,乃是其精神世界的外化,是一时学不来、想装也装不出的。即使我们可以借助于化装,但服饰与道具也未必能掩盖一个的人气质。让关羽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摇羽扇,不可能让人觉得他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诸葛亮;反之让诸葛亮身披重铠,手提青龙偃月刀,跨赤兔马,也不可能让人觉得他是驰骋疆场所向无敌的将军关羽。暴发户穿一身名牌,至多让人觉得他是个有钱的老板,满腹诗书的学者即使身穿旧衣粗服,仍然难掩其知识分子气质。

然而,气质并非与生俱来,人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声哭,大致相同;舞手蹬足的姿势也没有多大差别。成年之后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大约与其人生经历、见识学养、身份职业、生活环境有关。一个乡村学子到大学里呆上几年,其气质会与在乡下读书时截然不同,一个打工妹到城里打了几年工,回乡后和未出过门的姑娘站在一起,其气质也明显有别。这说明,气质是可以改变的,只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气质既然可视可感,自然关乎一个人的形象,故要想改变自我形象,不可不留意改变自己的气质。而气质既然不是可以速成,可以装出,就须不断增长见识,并且留意周围气质好的人,取彼所长,补己之短,也即受其熏陶,为其所化。仅靠华美的衣着和昂贵的首饰,恐怕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俺会心理网 ( 皖ICP备14007449号-5  

GMT+8, 2024-11-15 10:19 , Processed in 1.2974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