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人格的界定
讲到人格,是指我们在描述一个人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什么特点。这里有三个概念经常容易混淆,一个是人格,指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特点。第二个概念是性格,指的是我们对这个人的特点的评价。换句话来讲,人格是指表现出来的实际上是什么,而性格是我们对这个人表现出的特点的评价,是好还是不好。还有一个概念叫做个性,也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一个词,指的是这人有别于其他人的地方,也就是说他的独特性。[1]从这三个概念来看,最基础的就是一个人的人格特点。心理学里面讲到人格的时候,它一般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就是这个人跟其他人相比,他的外在行为上的特点,或行为的倾向性。这些特点可能在每个人身上都是有的,但是每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又不同。
第二个方面,人格指的是一种内部的整体性。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在不同的地点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作为这个人的整体来讲,他又有其内部的一致性。因此讲到人格的时候,既是表现在外在的一种特点,同时也是一种内在的体验,或者内部的一致性。人格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的方式,以及他内心体验的特点。人格实际上就是讲这个人他的特点,而且了解了这样的特点,我们才有可能了解到我们应该如何跟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打交道。
比如说,我们现在比较注重管理理论,对别人的管理应该怎么来进行呢?实际上讲到管理的时候,就是讲我们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问题,而人际关系的表现,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西方人的人际关系和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有它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用一套管理西方人的模式、方法来管理中国人,从直观上来讲肯定是不合适的。就好像说,我们对于一个外向的人应该是比较多地跟他交流,跟他沟通,跟他一起去做一些事情。而跟一个内向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这样的一套方法,可能是不合适的。当我们了解了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之后,首先我们可以了解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与中国的文化的内在联系,同时,我们在跟这样的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也应该针对这样的一些特点来进行。
二、研究人格结构的途径
到目前为止,西方研究人格结构的方式有很多种,也已经有了很多成熟的人格理论,但是比较引人注目的,或者说有着比较实际的、实证经验支持的人格理论,也就是后面讲的特质理论。在特质理论看来,人的特点是非常多的,但当人们有某一个特点的时候,就一定会有一个词来描写这样的一个特点,而这样的一个词,它最终会落到字典里面去。同时,在人们的进化过程中,在跟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人们的某一个特点,可能会跟他适应环境有着更密切的联系。那么,这个特点跟他适应环境的关系越密切,语言中对这个特点的描述也就越详细,越准确,描述的词可能也就越多,也就越有可能进入到字典里面去。这就是人格研究的“词汇学假设”。[2][3]例如,在中国的语言文字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关于个人特点的描述,比如说“路遥知马力”,“板荡识忠臣”,等等,类似这样的话很多。这说明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能不能找到一个知心的朋友,是非常重要的。这种重要程度越大,这样的词就越多,描写得也就越详细。因此,在某种文化下生活的人们,只要他们有了某一个特点,那么就一定会有一个词来描写这样的一个特点,而且这样的一个词最终要落到字典里面去。
按照这种“词汇学假设”,如果我们想了解人们的所有的特点,我们可以让很多人来描述,最后我们把所有的这些描述都加在一起,这就是人们所有能够表现出来的特点。但是这个做起来很难。有一种办法很复杂,但是也很简单,就是把字典里面所有的用来描写人的特点的形容词,全部挑出来,这些词就代表了人们所能够表现出来的所有的特点。然后再把这些特点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实际上这样的一种做法在西方已经有人采用,并得到了很好的结果。
1936年,两位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和奥波特从韦氏国际字典第二版里面,把所有用于描写人的特点的英文形容词全部挑出来,一共是18000多个。然后他们又把这些词进行了分类,有些是描写人们的稳定的特点,有些是描写人们的一种暂时状态,或者人们的行动的,这些都是“一过性”的特点。其中描写稳定特点的词一共是8000多个。[4]通过分析,最终经过了四十多年的努力,研究者们得出了西方人一致认为比较稳定的五个人格特点,这五个人格特点就构成了西方人的人格结构,反映了西方人在描述他们自己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第一,外向性(extroversion)。西方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外在的行为表现,也就是外向还是内向。这个英文的词也很有意思,energetic——是不是充满活力,talkative——是不是非常愿意跟别人交流。也就是说,当描述自己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我留给别人的印象是什么,我的外在表现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愉悦性(agreeableness)。也就是说,我作为一个人,给别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我在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我能不能给别人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也就是说我能不能让别人觉得见到我很高兴。这是西方人的人际关系的特点。
第三,公正性(conscientiousness)。公正性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人对待工作和事物的态度,这里包含了一个人的责任,一个人是否很努力,一个人是否很愿意追求成功等。另外,在做事的过程里面,应该遵守的规矩是什么,都包括在这个维度里。
第四,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个体是很容易发生情绪波动呢,还是相对来讲比较平稳。
第五,是西方人比较独特的,就是他的创造性(Openness)。这个维度有很多种描述的办法,有一种叫做opened to new experience或者叫originality,是一种原发性、原创性,它是指这个人有没有高雅的情趣,有没有修养,有没有对新的经验的接受和开放的心态。这是西方人的人格结构。[5]
三、中国人的人格结构
按照人格的词汇学假设,如果将所有用于描写人类行为特点的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选出,通过被试评定和统计分析,应能揭示出中国人的人格结构。1995年,我和我的同事们发表了中文人格形容词的挑选结果。[6]研究采用《现代汉语词典》及其《补编》(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中小学语文课本,当时的报纸、杂志、小说, 以及大学生描述他们自己及其所熟悉的人时所用的词,从中共抽取出7794个人格特质形容词(其中从词典中获得的词共6156个,占词典总词数70000余个的8%)。这些形容词中有1542个是描写稳定的人格特点的,约占20%;描写活动、状态的词2779个,约占36%;对人格特点进行评价的词2478个,约占32%;另外还有995个词不能归为以上三类,约占12%。
这一结果与从英语中选取人格特质形容词的结果相比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中描述性的词与评价性的词所占的比例与英文中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异。英语中这两类词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25%和29%(1︰1.16),而在中文里两者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20%和32%(1︰1.60)。[7]这说明对中国人来说,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对一个人的客观描述。这使得在很多情况下,让中国人去客观地描述一个人往往是很困难的事情,特别是面对一个很熟悉的人时,“描述”往往就变成了“评价”。例如,让大学生描述他们所熟悉的人时,他们所用的词中竟有75.6%是评价性的。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人在认识事物(特别是社会现象)时“综合”重于“分析”的特点,而且相关的研究也已表明,中国人在面对客观事物时,往往注重对它们的评价,而不是客观地反映它们的特点。[8][9]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与西方人相比,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来自他人的威胁可能更大,因此需要及早作出评价和决策。
第二,中文人格形容词的数量远远少于英语中的形容词,这固然与选词时所依据的词典的总词量有关,但也可能反映了中国人的独特特点。其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中国人对他人的描述是综合性的和评价性的,反而使得对人们具体行为特点的描述并不精确。这与西方人对人的行为特点的具体、细致的描述是有显著差异的。
为了更进一步系统地探讨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将台湾学者杨国枢所收集的用于描写稳定的人格特质的形容词与大陆的词表合并,从中抽取出410个形容词,作为中国人描述他人(及自己)的代表性样本。由大陆和台湾被试共1441人(包括大学生和社会人士)就每个词能够描写自己及他人的程度进行评定。通过因素分析得出了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其中大陆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包括如下七个维度(按其在因素分析中出现的顺序),反映的是我们在描述自己的时候大致上采取的顺序。
当我们在描述自己的时候,首先我们会想到的特点是精明干练——愚钝懦弱,即我们的能力和知识方面的特点。第二,严谨自制——放纵任性,即自己的做事风格。第三,淡泊诚信——功利虚荣,即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和个人的动机水平,有的人做事就是为了追求名利,追求一些虚荣的东西,而另外一些人相对来讲非常地诚实,非常地愿意把自己的真实的面目表现出来,而不会去为一些虚名努力,这是一个志趣水平的问题。第四,温顺随和——暴躁倔强,反映在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是很温顺,很随和呢,还是很暴躁倔强,即我们的人际关系特点和情绪稳定性特点。第五,外向活跃——内向沉静,反映我们的人际关系特点和内外向的特点。第六,善良友好——薄情冷淡,反映我们的伦理和道德修养水平。最后,积极豪爽——退缩自私,反映我们的个人风格,是很粗犷豪迈呢,还是比较计较、自私。这实际上是描述了人们的一种情绪的稳定性。对于比较豪迈、比较粗犷的人来讲,他不太会为一些小事去斤斤计较,他的情绪状态也不会因为一时的或者一点点小事就发生很大的波动,所以他相对来讲,是情绪比较稳定的。而后面的那种计较、自私的人,可能整天在那儿嘀嘀咕咕,琢琢磨磨的,这样,他的情绪可能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