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 发表于 2015-11-17 12:38:44

第三问: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专题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新《纲要》明确了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指出了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和所承担的价值使命,也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根据指导思想,新《纲要》又提出了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基础,以科学发展指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德树人”是处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第的思想基础,“立德树人”重点是助推中小学生精神成长。3.坚持以“育人为本”为核心以“育人为本”思想统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以学生身心为本;以“育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4.坚持以“心理和谐”为目标“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心理和谐” 反映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心理和谐”明确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5.坚持以“健康发展”为指向“健康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健康发展”指向学生心理健康。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1.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身规律。注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升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就是开展教育实践。实践性应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体现在处理、化解学生在学习、生活及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矛盾上。二是体现在注重学生的心理成长上。三是体现在从认知、情感等方面理解学生上。2.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的原则立足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导向,以发展的理念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理好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然要做好预防与危机干预工作,建构发展、预防和危机相结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3.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意识,从面向全体学生出发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关注个别差异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要求,尊重个别差异是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4.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教师主导保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强调教师主导有利于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是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坚持学生主体性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生主体性集中体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特征,学生主体性规范了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理念与行为。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几种常见错误倾向1.形式化倾向。检查时才重要,注重表面功夫。2.学科化倾向。以传授心理学或心理健康知识为主。3.孤立化倾向。心理老师单独作战,没有调动班主任和学科教师。4.个体化倾向。5.德育化倾向。6.严重化倾向。7.片面化倾向。8.医学化倾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三问: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