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政误缘自心误
前言: 李鸿章把持晚清朝政20余年,一度被誉为远东第一名相,并跻身世界四大名相之列(美国总统格兰特语)。公平地说,李鸿章搞洋务运动,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其力排众议,功在千秋。可惜李鸿章与洋人打交道,却使中国一再丧权辱国,其一意孤行,亦是遗臭万年! “诚字经”――李鸿章的心误所在李鸿章办外交,最大的问题是不敢与洋人说“不”字,结果屡签卖国条约,广遭世人唾骂。但人们有所不知的是,李鸿章早年也是一条血性汉子,其敢爱敢恨、敢做敢为甚为世人所称道。例如,他当年在曾国藩幕府任职时,曾因曾国藩待其好友李元度不公而愤然脱离曾府达一年之久,后来还是曾国藩屈尊致函才把他请回来。后来,李鸿章独自领兵后,又因其下属常胜军统领戈登(英国人)不服管治而力除其军权,其干脆利落成为一时佳谈。而面对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欺辱,李鸿章早在1865年就在给朱九香的书信中疾呼:“外国猖獗到这种地步,吾辈如果不迅速求富求强,那么中国将以什么来自立呢!”李鸿章早年写的诗也是豪情万丈,甚具大丈夫气概。如他在赴京参与殿试时曾自题诗曰: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李鸿章在此诗中的情怀可与岳(飞)武穆的《满江红》媲美。 可惜,晚年的李鸿章越活越窝囊,对洋人的态度也越来越卑贱。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误信了曾国藩的一席话。一次,曾国藩问李鸿章怎样与洋人交涉,李回答不管洋人说什么,只同他打‘痞子腔’”(就是说虚夸大言,先声夺人的意思)。曾沉默了很久说:“依我看来,还是在于一个‘诚’字。诚能动物,洋人也是人,只要以诚相待,也一定会受感化的。”李鸿章闻后顿表衷心接受,此后与洋人交往无不“诚”字为先。 例如,李鸿章在任北洋大臣期间,一位德国海军将领到访天津,邀请李鸿章参观他的军舰,李鸿章欣然同意。不巧参观那天刮大风,海上运行不便,那位将领建议取消此次约会。不料李鸿章为显诚意,毅然携带一名翻译登上小艇到达德舰,令那位德国将领激动万分,对李鸿章说:“中堂真乃守信之人,如此坚毅,实在是可敬可佩!”李鸿章的种种诚信表现曾获得外国列强的广泛赞扬,以至于他们一致视李鸿章为与清廷谈判的唯一对手,而俄国人更是将李鸿章当作唯一“诚实的中国人”来加以追捧。“愚诚”――李鸿章的思维定势李鸿章自打套上了曾国藩之“诚字经”的紧箍咒之后,便力图以“诚”信来感化洋人,却不求洋人也对他讲“诚”信。其久而久之,便成为李鸿章的一大心误!而就心理学讲,李鸿章的心误是思维定势的突出表现与结果。所谓思维定势(mind set),就是指个人十分明显的认知、情感、动机导向。思维定势会使人看问题十分狭隘、偏面,不惜否认或曲解事实来自我辩解。思维定势还使人思想僵化,偏听偏信,看问题一成不变。李鸿章对“洋大人”推销“诚”字,却不求平等回报,到头来只能是“愚诚”一场! 李鸿章在主持晚清外交的20多年中,凡事以妥协为宗旨,并公开声称:“办理洋务,以了事为要义”。例如,在处理1875年至1876年的“马嘉理事件”中,李鸿章明知英国在整个事件中,不独有违两国条约,也有悖万国公法,却为求“了事”而曲与周旋,违心签订了《烟台条约》,满足了英国10多年来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还如,在处理1885年的中法冲突时,李鸿章又不顾中国军队在越南大败法军的事实,一味妥协求和,甘心出卖国家利益,签订了《中法新约》,使中国虽胜犹败。而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法国人并没有李鸿章当初善待法国而对清政府网开一面,反而狮子口打开,一点不亚于英、德、日等国。而就李鸿章与洋人的交涉历史来看,他的“愚诚”策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枉费心机! 李鸿章对外交涉,大抵有三个步骤:(一)先声夺人阶段:此时李鸿章会竭力虚声恫吓,用各种义正严词的语言来镇住对方;(二)诚意感化阶段:此时李鸿章会突然软化攻势,以若干让步来表示诚意,以图感化对方;(三)诚意交换阶段:此时李鸿章会力诱对方做出相应的善意让步,以达成最后的协议。可惜,由于晚清的国力衰退,李鸿章的“三步法”一般都捞不到什么好处,反而还会助长对方的嚣张气焰。更可悲的是,李鸿章的“愚诚”策略被洋人识破后,便不会有任何的诚意交换,其谈判结果通常与原先的悲观假设相去不远,清廷所得者只是控制冲突局面而已。这在《马关条约》的谈判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心误导致政误――李鸿章的政治悲剧毛主席曾说过一句名言:“在斗争中求团结,则团结存;在妥协中求团结,则团结亡。”可惜李鸿章办外交,一意孤行讲“诚”字,前不如林则徐、左宗棠那样敢于对洋人说“不”字,后不如文祥、曾纪泽(曾国藩之子)那样善于对洋人说“不”字,结果给晚清的中国外交带来了一系列的恶果!李鸿章的政误缘自心误,他对骗子讲“诚”字,对强盗讲良心,如此与虎谋皮,何以真正做到“外敦和好?!”其结果只能如《孟子.尽心上》所言:“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李鸿章恶执不悟,企图在妥协中求团结,到头来只能是“举一而废百”。 据说马关谈判时,伊藤博文讥讽李鸿章,出了个“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的上联,对此李鸿章出了个“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的下联。李鸿章甘心“玉帛相将”,也只能自诩“帝王度量”来自我搪塞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