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 构建和谐校园 ——提高留守儿童思想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2014年度池州市品德与社会学科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参评论文(小学)
关爱留守儿童 构建和谐校园
——提高留守儿童思想教育实效性的思考石台县小河中心学校 江青礼摘要:留守儿童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他们任性孤僻、反抗性强;行为习惯差,厌学情绪重;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迫在眉睫。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工作,首要的就是要走进他们的心灵,与他们沟通,只有做到了无障碍、无抵触的沟通,才能最终实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需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只有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才能切实提高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此,1、重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2、强化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和管理。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各项制度。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3)成立 “留守儿童之家”。4)开展结对帮扶活动。5)抓好心理疏导。6)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3、争取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投入。关键词:留守儿童;关爱;和谐校园一、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剩余劳动力增加,大批农民外出务工。在家里就只剩下年迈的父母和正在上学的子女。这些留下的孩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调查显示:我国有1.5亿农民常年在外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占86.5%①。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特殊群体的高度关注。我校地处石台县西部,距县城30多公里,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绝大多数中青年农民被迫长年在外务工,只留下老弱病残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在家里照顾孩子。我校现有学生576人,其中留守儿童320人,占学生人数的56%。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也有一部分留守儿童与亲戚一起生活,他们与父母一年难得见上一次面,有少数儿童几年都未见过父母,只能偶尔在电话中交流,儿童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而祖父母、外祖父母的隔代教育方法单一,不是过分溺爱,就是放任自流,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又长期缺少亲情,同时,在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下,他们的道德品质、个性心理极易发生倾斜。为此,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迫在眉睫。本文获得2014年安徽省基础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三等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