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的心灵成长导航——中学心理课的实践与反思
中学阶段,是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任意一个教育细节都可能影响他们心理的发展,因此,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非常重要。 心理课可以说是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载体。 可是,心理课究竟应该怎么上? 怎样才是一堂好的心理课? 有人说,一堂好的心理课,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真情表露”,达到“坦率交流、浓浓分享”的课堂效果。“活动”和“体验”是心理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我很赞同。确实,有“参与、体验”,才有“分享、感悟”,才能“自助、成长”。 因为心理课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它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要创设一种轻松、安全、和谐的氛围,开展富有启发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真诚的与人沟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或称心理体验。心理课上,老师的角色应是一个认真的倾听者,一位耐心的引导者。即使是在教给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时,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只在必要时给以提示,最后帮助归纳、总结、补充和提炼。因为,对于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 所以,十年来我也一直朝着这个方向积极地努力着。 最近,在学校一些同仁的指导下,我执教了一堂题为《成长路上,让我们同行》的公开课,和学生探讨成长中的烦恼以及遇到烦恼时该如何正确地化解。学生们表现得非常好,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纷纷说出自己所遇到的烦恼及其解决方法,可谓真情流露。真的非常感谢为我提供帮助和支持的教师及可爱的学生们!可是,这节课上,我没有充分关注到学生的生成性资源,给予学生积极的人生引领。当有一个学生谈到自己遇到体相烦恼,心情很郁闷时,我依然按照预设的程序,问其他同学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措施,虽然不少同学提出了好的建议。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作为教师的我能及时运用同理心,说出自己在成长中也曾经经历的体相烦恼,同时,我在当时是如何化解这一烦恼的。相信不仅能对这个学生,而且对班级其他有类似烦恼的同学树立自信、化解烦恼起到一个引领性的作用,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新的讨论——那就是老师当时化解烦恼的方法与现在同学们的方法有哪些异同?哪些方法对现在依然有效?感觉有些遗憾! 因此,课堂中教师的回应是否到位,是否有效,尤其显得重要。如果课堂回应恰当、适度,它对于创造活动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活动兴趣,调动积极思维,敞开心扉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相反的,如果教师的课堂回应不当,有可能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挫伤,会闭塞学生创造性思维,会削弱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 当然,一节成功的心理课,面向全体 ,分享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动起来,有所体验,还要让学生在活动后,分享自己的领悟和收获。分享的同时,一个学生再把问题抛向其他学生,让学生倾听的同时进行思考,也积极参与回应,变师生单向交流变为多样,给学生多一些空间,也会促进课堂的即时生成。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精彩的课堂结尾也会令学生意味深长,发人深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所执教的这节课的结尾,我先请一部分同学谈谈上完这节课的感受,然后总结几句话,师生齐读共勉,最后以歌曲《让我们同行》结尾,全体学生起立,静静地聆听这首歌。此时,学生的情绪情感得到了升华。个人感觉这个结尾还不错。如果歌曲有手语动作的MV,同学们能跟着做则更佳! 心理课堂的时间是短暂的,引导学生改变一部分不正确的认知和行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需延伸到课外,做好专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咨询,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为每位学生的心灵成长导航!(铜陵12中 唐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