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huixinli 发表于 2013-2-1 19:41:19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四)心 理 测 量 概 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四)
                                    心 理 测 量 概 述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和推广,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心理测评的概念和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推广和普及。心理测评是指运用适当的测验、仪器和技术搜集信息,并据此描述和分析学生心理与行为状况,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趋势作出评价与预测。心理测评包括心理测量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两个方面。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指出"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此后,麦柯尔(W.A.Mocall)进一步指出"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人们不但对物体的长度、重量及时间、空间等物理特性做出了越来越精确的测量,而且实现了对人的能力、人格、心理健康等心理特性的测量,加深了对人类心理现象的了解,促进了心理学理论的发展。

  一、心理测量的涵义及特征

  (一)测量及测量量表
  史蒂文斯(S.S.Stevens)曾说:"就其广义来讲,测量是按照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简单地说,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任何测量都必须具备参照点、单位和量表三个要素。根据测量所采用的单位及参照点,史蒂文斯将测量量表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四种,分别为命名量表(或类别量表)、等级量表(或次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高级量表除了具备低级量表的性质和功能外,还有自身的特点。在进行统计处理时,必须在量表所允许的统计分析范围内展开。

  (二)心理测量及其特征
  心理测量是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能力、人格及心理健康等心理特性和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广义的心理测量不仅包括以心理测验为工具的测量,也包括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心理物理法等方法进行的测量。
  和物理测量相比,心理测量具有下列三个特性:
  1.心理测量的间接性
  心理测量只能通过一个人对问题情境的反应来推论他的心理特质,也就是从个体的外在行为模式来推知其内在的心理特性,因而心理测量永远是间接的。
  2.心理测量的相对性
  在对人的心理特性和行为进行比较时,没有绝对参照点,亦即没有绝对零点,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因此心理测量的度量单位是相对的。如一个学生的智力高低和能力大小等,都是就其在所在团体的整个分数序列、行为序列中的地位来说的,其测量的分数单位是相对的。一般说来,心理测量是在等级量表上进行的,但往往把等级量表转换成以标准差为单位的等距量表。
  3.心理测量的客观性
  客观性是对一切测量的基本要求。由于任何测量都有误差,因此心理测量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量的标准化问题。标准化是指量具的编制、实施、计分和分数解释过程的一致性,减少主试和被试的随意性程度,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误差,进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二、心理测量的功能

  通过心理测量把心理特性量化,在社会生活、教育工作和理论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功能。
  (一)心理测量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
  描述。心理测量可以从个体的智力、能力倾向、创造力、人格、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对个体进行全面的描述,说明个体的心理特性和行为。
  诊断。心理测量可以对同一个人的不同心理特征间的差异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其相对优势和不足,发现行为变化的原因,为决策提供信息。
  预测。心理测量可以确定个体间的差异,并由此来预测不同个体在将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差别,或推测个体在某个领域未来成功的可能性。
  评价。心理测量可以评价个体在学习或能力上的差异,人格的特点以及相对长处和弱点,评价儿童已达到的发展阶段等。
  选拔。心理测量的结果可以为客观、全面、科学、定量化地选拔人才提供依据。因为它可以预测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适宜性,进而提高人才选拔的效率与准确性。
  安置。心理测量可以了解个体的能力、人格和心理健康等心理特征,从而为因材施教或人尽其才提供依据。如学校可以依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分班分组,部队可以依据每个人的特长分配兵种,企业可以将职员安置到与其能力、人格相匹配的部门等。
  咨询。心理测量可以为升学就业咨询提供参考,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和人格特征,确定最有可能成功的专业或职业,进而作出最佳选择。心理测量可以为心理咨询或治疗提供参考,帮助人们查明心理问题、障碍或疾病的表现及其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辅导、咨询或治疗。

  (二)心理测量在理论研究中的功能

  搜集资料。心理测量是搜集有关心理学资料的一个简便易行而又较为可靠的方法。例如对智力的个体差异、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等问题的研究资料大多是由心理测量获得的。
  建立和检验假设。从心理测量的资料中可以发现问题,建立理论假设,并通过测量结果进一步检验这些假设,可以推动心理科学的发展。例如智力结构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智力测验就起了重要作用。
  实验分组。在心理学研究中,常用测验来对被试进行实验分组,以达到等组化的要求。

  (三)心理测量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1.心理测量是实现科学教学和学习的良好辅助工具
  心理测量可以帮助教师或学生更准确、更客观、更迅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或自己的心理特点,教师便可因材施教,学生也可选择适合自己心理特点的学习方式。心理测量既可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又可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为教育过程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一方面可使教师总结自己的经验与教训,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可使学生省思和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2.心理测量是开展教育研究和改革的重要手段
  心理测量是教育领域中定量化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心理测量可以迅速而大量地搜集学生的信息,从中归纳出学生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点,从而深化心理学理论研究,据此制定出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此外,任何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教材、教学方法和教育实验的价值,在没有通过测量检验其教育效果之前,都无法科学地评定其价值。而心理测量的结果可以用来评价教育效果,提供客观的精确的依据,进而衡量它们的价值。因此,心理测量是进行教育研究和改革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之一。
  心理测量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使其作用得到充分而有效地发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三、心理测验的性质

  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主要技术和工具,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心理测验的涵义、种类及怎样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一)心理测验的涵义
  美国心理和教育测量学家布朗(F.G.Brown)认为,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工程。美国心理学家阿娜斯塔西(A.Arlastasi)认为,心理测验是一种对行为样本做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一般认为,心理测验就是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手段。
  人的心理特性是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的,但总以其相应的行为显现出来。测验就是让人们产生相应的行为,根据这些行为反应推论他们的心理特性。因此心理测验就是测量一个人对测验题目所进行的反应。但任何一种测验都不可能包含要测量的行为领域的所有可能的题目,只能是全部可能题目中的一个样本。因此测验题目的取样必须有代表性。

  (二)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信度和效度是衡量心理测验好坏的重要指标。
  心理测验的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亦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它既包括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任何心理测验总会受到一些无关因素的干扰,因此心理测验总会有误差存在。一种误差为随机误差,是由于与测验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而又不易控制的误差,它会导致测验结果围绕某一个值产生不一致、不稳定的变化;另一种误差为系统误差,是由与测验目的无关的变因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误差,会导致测验结果偏离真值,但每次偏离的方向和大小是稳定的,不会影响测验结果的一致性。可见,只有随机误差影响信度,随机误差越大,信度越低。常用的估计信度的方法有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分半信度和评分者信度。
  心理测验的效度是指测验的有效性或准确性,亦即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欲测量的心理特性的程度。效度越高则表示该测验结果所能代表要测量行为的真实度越高,能够达到所要测量的目的。对于一个标准测验来说,效度比信度更为重要。效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因为在实际测验中,任何一种工具只是对一定的测量目的来说才是有效的。此外,测验是根据行为的样本,对所要测量的心理特性作间接的推断,只能达到某种程度的正确性。一般将效度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实证效度。内容效度是指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构想效度是指测验对某一理论概念或特质测量的程度。实证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其中被预测的行为是检验测验效度的标准,简称效标。实证效度一般用测验分数与作为效标的另一个独立测验的分数的相关系数来表示,故又被称为效标关联效度,它包括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

  (三)心理测验的种类
  依据解释测验所采用的标准,可将心理测验分为标准参照测验与常模参照测验。
  依据测验的功能,可将心理测验分为能力测验、学绩测验和人格测验。
  依据测验的目的,可将心理测验分为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预测性测验。
  依据测验的对象,可将心理测验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依据测验的材料,可将心理测验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依据测验的难度和时限,可将心理测验分为速度测验和难度测验。
  依据测验编制过程是否规范,可将心理测验分为标准化测验和非标准化测验。
  依据测验的要求,可将心理测验分为最高行为测验和典型行为测验。
  依据测验的性质,可将心理测验分为构造性测验和投射性测验。

  (四)心理测验的标准化
  标准化是指心理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等程序的一致性,且要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及常模资料。标准化测验是一个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施测和评定过程,它包括了全过程的标准化。因此只有心理测验中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标准化,测验才被称做标准化心理测验。心理测验的标准化具体体现在运用标准化的测验材料、统一指导语、统一时限、统一评分和建立常模等方面。
  标准化心理测验的编制一般要经过以下步骤:确定测验目的和对象、制定编题计划、编辑题目、题目的试测与分析、合成测验、将测验标准化、对测验进行鉴定和编写测验说明书等。

  四、正确对待和使用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心理学研究的结晶,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曾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测验万能论,无人不用,无所不用,盲目崇拜测验,甚至以一次测验成绩定终身;另一个极端是测验元用论,认为心理测验误差大,没有科学性,对其全盘否定、视若禁区。反思历史,心理测验学家告诫人们要以科学的严肃的态度对待心理测验,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既要充分重视心理测验的发展与应用,也要对心理测验的局限性有所认识。正如著名心理学家潘寂教授所言,心理测验是可信的,但不能全信;心理测验是可用的,但不能完全依靠它。

  (一)正确对待心理测验
  1.心理测验是研究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和决策辅助工具
  心理测验是一种量化程度很高的测量技术。心理测验的编制十分严谨,并且经过标准化和鉴定,因此测验的结果是准确可靠的。实践证明,心理测验较之观察法、访谈法等心理测量的其他方法更准确、更客观。另外,心理测验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搜集到大量的定量化资料,因而也是一种有用方法。
  2.心理测验作为一种研究手段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心理测验不是心理测量的惟一方法,更不是万能的方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性。首先,不同的心理测验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尽相同,所测特质的定义、观点及概念系统也不同,因此同样性质的测验测量的可能是不完全相同的心理特质:其次,心理测验是对人的心理特质的间接测量与取样推论,不可能完全准确;再次,作为指导测验编制的"测量理论"有一些比较脆弱的假设;最后,测验过程中的一些无关因素的干扰很难完全排除,会影响到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总之,心理测验元论在理论上还是方法上都有不完善的地方。因此,要相信心理测验能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但不能完全迷信心理测验,在利用心理测验结果作辅助决策时还必须结合其他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对测验分数作解释,尤其是对个体作预测时必须十分小心。

  (二)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为了充分发挥心理测验的功能,必须科学地、严肃地对待心理测验,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1.只有够资格的心理测验工作者才能使用心理测验,才能担任主试。主试在使用心理测验时必须做到
  (1)测验的选择要慎重。
  (2)使用某一心理测验前,必须认真阅读测验手册。
  (3)做好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4)测验的实施应严格控制误差。主要包括测验的情境应力求一致,正确使用指导语,测试记录和计时要准确,对被试要态度和蔼,对被试在测验中的反应和行为做出切实而仔细的记录等。
  (5)测验的记分要客观。
  (6)要以慎重的态度来解释与使用测验结果。主要包括:主试要懂得如何解释测验的分数,一般不要把测验结果告诉被试或其他人,只需告诉测验结果的解释:要以发展变化的观点对待被试,由于测验只能反映学生一定时间内的能力、人格等心理状态,而学生的心理是可塑和发展的,因此测验所得的结果并非一成不变的,关键在于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测验结果不宜向全体学生公开,以免引起不良后果等。
  此外,测验的常模是某一标准化样组在一定时空中实现的平均成绩。地区不同,常模也就不同。因此不能把一个原来良好的测验,不分时间、地区到处乱用。总之,主试必须严格遵守测验工作者的道德规范。
  2.为了防止测验的乱编滥用,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1)测验的编制和修订要注意科学性。
  (2)测验要保密,主要指测验量表的出版和发行要严加控制,测验内容不可泄露等。

                                                                           (教研室 黄 明 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四)心 理 测 量 概 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