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 发表于 2012-5-16 16:41:07

小学生厌学简析心理与矫治

小学生厌学简析心理与矫治
林海洁
    内容摘要:“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但在每个学校里都普遍存在着一群厌学的学生。本文试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这两方面分析查找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内心需求,运用形象控制法、行为契约法、代币法等各种方法去矫治学生的厌学心理。
    关键词:厌学 家庭环境 学校教育 形象控制法 行为契约法 贷币法   
   
    这里所说的厌学不仅仅是指对学习缺乏兴趣,而是指学生对学习的一种严重的厌恶、抵触心理,这种心理已经成为一种障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形成厌学心理的原因有很多,绝大部分是因为学生在学龄早期经历了某种不愉快的体验,并将这种不愉快的体验与学习活动联系起来,从而对学习产生了抵触。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帮助他们克服这一心理问题。
    一.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
    学生的厌学大多数都经历了:成绩不良——对学习没有信心——对学习不感兴趣——-不愿学习——讨厌学习,这么一个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1.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家庭生活不安定,父母及家人经常吵闹,都会使孩子长期处在心理不安宁、烦躁、惊吓的状态下,大脑经常被吵闹声所侵扰,而无心学习。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从而使厌学情绪逐步产生。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的父母或祖父母对孩子完全放纵,盲目溺爱,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责任心,自由散漫,不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不学习对他来说无所谓,他自然就不愿学习了。有些家长为了自己的面子或是为了护孩子,孩子没有完成作业怕老师批评就替孩子撒谎,甚至替孩子写作业。家长无原则爱护,成了孩子不愿学习的避风港。家长塑造了孩子的厌学心理。
    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顾孩子的智力、能力是否可以达到,不管孩子是否能承受,只顾给孩子加码,使孩子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因而不愿意学习。
    片面的补偿心理也是造成孩子厌学的原因之一。家长自己没实现的愿望要在孩子身上实现,于是除了给孩子学习上加码,还给孩子报这班报那班,把孩子的休息时间占得满满的。过重的负担使孩子不愿学习。
    家长太罗嗦,管得太紧、太细也会引起孩子的反感,造成逆反心理而厌学。
    2.学校教育
    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或学校管理不善,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
    教师的为人方式、教学风格、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文化知识水平以及学生对教师的印象,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小学生,会由不喜欢一个老师,到不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最后发展到不爱学习。
    有些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耐心。在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已造成成绩不良的情况下,教师不去给予关爱、体贴,反而拿话讽刺、挖苦学生,使学生对学习更加恐惧、厌烦。
    二.厌学心理的矫正
    1.形象控制法
    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目标,并把目标一步步的写在纸上,然后把它们粘贴在一起,成为一个“计划图”。这个图可以代替描绘未来的良好的形象。每天凝视它,让这种形象在头脑中清楚地浮现出来,不断明确目标,逐步刺激、强化,坚定信念提高自信,从而集中精力投入学习。
    具体做法:
    第一步,明确目标,确定计划图。
    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习,就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计划图,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目标可以分得细些、具体些、以使学生掌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生厌学简析心理与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