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明心理 发表于 2011-8-22 16:43:15

从老子智慧学和谐生活之道(导学)——记第49期“带爱回家”沙龙

    读《老子》,品生活    8月20日,今天天气很好,很有一种秋高气爽的感觉,很舒服。在这样一个惬意的下午,我们很高兴的迎来了我们的49期带爱回家家长沙龙,也很荣幸的请来了马如军老师和他的《老子》文化。
    马如军老师是安徽省心理学会理事、高级政工师。从教三十年,研读实修《老子》(道德经)二十余年。对道德经在身心调适方面有独到的见解。领悟到道德经中无、妙、玄、雌、谷、渊、冲、常、黑、辱、反、虚、静等概念具有现代心理学中潜意识的意义;总结出虚其心实其腹、至虚极守静笃、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复归于根、复归于无极的修行方法。2010年马老师的系列讲座《跟老子学家庭教育》社会影响广泛,得到了广大家长朋友的喜爱,今年马老师将在《跟老子学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跟大家分享更加系统的的《老子》文化。《老子》系列课程将给大家打开一扇理解中国文化中博大精深的《道德经》智慧的大门,并学习在理解的同时,将《道德经》智慧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为我们每个人经营和谐生活增添智慧!

带爱回家,邀大师,传智慧    今天作为《老子》智慧与和谐生活系列课程的导学部分,马老师首先和大家一起分享了《老子》文化的起源。《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比较而言,老子的思想具有更加积极的现实意义,他主要维护的是弱势群体(普通百姓、女性、古代媳妇等)的利益,以此来看,老子文化对家庭文化也有非常重大的影响。所以鲁迅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大道至简——我们都可以读懂《老子》    家庭教育中,父母之间和谐才能培养出“和谐”的孩子。所以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的意思就就是,父亲往往在孩子的心目中都具有坚硬、阳刚的一面,他是孩子人际关系的模型,孩子将来怎样适应这个社会的生活往往和父亲有很大的关系。而母亲的爱应该像水一样,她具有包容、净化和滋养的特点,是孩子的依赖。所以家长应该要比孩子早成长,超越孩子的水平,孩子的智能和人格才能很好的被激发出来,像我们所熟悉的药家鑫,就是因为在孩童时代父母没有很好的“教育”自己,只是一味的惩罚和批评,所以尽管他的智能被很好的开发了(钢琴十级)但是人格不健全,没有很好的处理事件的能力,结果酿成这样的悲剧。老子强调“适度”,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思想,当一个人的内心存在心理垃圾(负面的情绪和能量)时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释放出来,才不会愈积愈深,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老子的思想可以说是博大精深,简单的导学肯定不能很好的让大家所熟悉和理解,所以在十月份的时候马老师将会抽出时间为大家分《和谐之道》、《大道至简》和《与道同行》三个部分系统讲解老子的智慧和它对营造和谐生活的作用、影响,相信也是非常精彩和令人期待的,如果您对此感兴趣的话也欢迎您届时前来倾听。
资深心理学专家 马如军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安徽省心理学会理事、高级政工师
从教三十年,研读实修《老子》(道德经)二十余年。对道德经在身心调适方面有独到的见解。领悟到道德经中无、妙、玄、雌、谷、渊、冲、常、黑、辱、反、虚、静等概念具有现代心理学中潜意识的意义;总结出虚其心实其腹、至虚极守静笃、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复归于根、复归于无极的修行方法。
在心理咨询中尝试把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行为主义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理论与道德经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东方文化色彩的咨询和治疗风格,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面有独特的效果。


                               妙明教育心理                        “带爱回家”家长沙龙咨询电话:0551-5630299、556222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老子智慧学和谐生活之道(导学)——记第49期“带爱回家”沙龙